葉洵落起淚來。
回眸這份家業,這一世的成就,皆因她而起。
那年,在那個山間小路上,她重提入學之事。
那年,她將那支金簪扔進泥地,她的清醒,她堅韌不屈的精神,她的聰慧,她那過目不忘的本事,無一不讓葉洵折服。
「阿扶,放下所有,我們好好珍惜接下來的日子。」
葉洵說到做到,朝堂與家族,他未再過問。
兩人見識了各地的風土人情,遊曆了大半的山河,最終在一個寺廟裡安定下來。
那時,薑扶已經有些經不起奔波了。
葉洵在那兒學會了煮湯做飯,漿洗補衣。
兩人從榮華回歸平凡。
可薑扶覺得,他不應該是這樣的,便對夫說:「餘下時光,阿洵還能再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才華天賜,彆作浪費。」
葉洵說:「好。」
他開始提筆,編寫葉家族規、經驗教道類書籍。
他在這兒完成了葉家的三道書,即官之道,商之道,家之道。
葉洵這一寫,便是兩年,期間他還將族人召集於此,共同探討與商議,定下最終版本。
薑扶病倒臥床是那年冬天,隨行的禦醫看診之後無奈搖頭。
生老病死,大限將至。
葉洵哭暈在薑扶的病床前,之後每天也以淚洗麵。
薑扶不想讓他這般難過,就對夫說:「阿洵啊,還記得金鉑利家那塊奇怪的寶石嗎?我覺得金鉑利應該沒有說謊,那應該就是奇異之石,來自神的饋贈。不如,你試著解解,看能不能歸位。說不準裡麵會有什麼指引與機緣。」
葉洵抹了抹淚,「好。」
至此以後的三個月,葉洵便坐在薑扶的病床前解析那個有著細小紋路的黑色小方塊,直到薑扶仙逝。
葉洵不吃不喝,不聽勸,不許他人為薑扶斂屍入棺,終於在愛妻過世三天後的夜裡,他拚好了那個有著三百六十個小方塊的奇異之石。
那一刻,電流憑空燃起,整個房間亮如白晝。
葉洵來到了那片純粹的異空間,結合對細紋的研究,他探尋到了時間與空間的聯係,追尋到了真理的奧妙。
原來這東西真的是神的禮物,原來它是如此的奇妙。
但是他的認知仍然隻是這個黑盒子的冰山一角,他不知道如何穿越時空,讓時間倒流。
所以,他打算將自己的意識留在這個空間之中,日複一日地推理、研究,希望有朝一日能破解這個空間的所有秘密。
其實葉洵覺得自己這輩子已經夠本了,功成名就,天子見到他都要尊稱一聲老師。
唯獨一個情字讓他流連忘返,意猶未儘。
於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他在空間裡造了一個屬於她的錨點,希望在自己的意識消失之前,再續一份前緣。
葉洵第六次出海,帶著黑石,帶著薑扶的屍身,在黑石的指引下,找到了那片神奇的海域,在礁石群中造了那個寶庫。
他精心準備好了這一切,在四個子女的見證下,他在寶庫的裡與愛妻完成了合葬。
曾經,葉洵在薑扶的病床前問過,「你若先走了,我可怎麼辦呢?
不如,我先走一步,去
薑扶說:「那怎麼成啊。阿洵,你舍得我傷心難過?」
是了,她就算皺個眉頭他都要慌亂地問怎麼了,要讓她掉眼淚,還不得心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