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預告片,並沒有太多的劇情,更多的是展現阿爾卑斯山的風貌,還有小女主角海蒂。
但是對於倪文娟來說,那一幕幕卻都如同從書上跳出來一般。
美好的東西總是能洗滌人們的心靈的,雖然隻是短短的一分鐘的預告片,但是還是讓很多人感歎不已。
“海蒂的故事不是特彆稀奇,不過這風景真的是美如畫啊。”
“看到海蒂和朋友在山坡上打滾,有著莫名的熟悉感,小時候在鄉下也經常和玩伴們這樣玩鬨,可是如今......欸。”
“沒看過《海蒂》的小說,不過,看到這畫麵,這風景,這小仙女,我忍不住回去看了一下,還彆說,真挺治愈的。”
當然,預告片隻是個開始,真正關鍵的還是後麵的點映。
《海蒂》這樣的電影,在國內,沒法像李易過去的那些電影那樣做宣傳,畢竟,這是一部外語片,而且類型也有些特彆,不是那種商業大片也就算了,還是童話故事改編的。
但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是,單純地靠低齡觀眾群體電影是很難有太好的票房的。
因為雖然這年月經濟條件上來了,家長帶孩子看電影是常有的事情,但是畢竟,決定權還是在於家長手中。
所以,真正的要做到全年齡段適合才能有一個好成績。
這一點,從那些動畫電影的成績就可以看的出來,隻要是單純的低幼向的動畫電影,從來都很難真正的拿到好成績。
畢竟,孩子的錢雖然好賺,但是電影這玩意,基本上孩子是沒有決定權的,不是說無法決定看什麼電影,而是無法決定是否要去看電影。
這玩意和衣服啊,零嘴啊,玩具啊還不同,因為孩子其實對電影真的沒有多大的概念。
所以,那些說征服小朋友的動畫電影能大賣的,都是扯淡,因為真正的有多少小朋友看電影是衝著電影去的?
就像小時候的我們看露天電影,其實也根本不是衝著電影去的,而是衝著吃的玩的和熱鬨去的。
......
按照此前定下的宣傳策略,《海蒂》會提前一個月開啟點映。
通過小規模的點映來釋放這部電影的口碑,為後續的公映奠定基礎。
第一場點映是媒體和影評人專場,畢竟,口碑之戰第一波要靠他們來打響。
李易的電影點映,媒體和影評人們自然不會錯過。
收到邀請的媒體人和影評人幾乎都來了。其中還有不少李易的老熟人。
比如被譽為是李易的禦用影評人的杜向海,比如早前和李易還有些過節給李易的電影找茬挑刺,後來卻變成真香的方隆,還有《電影周刊》的周清泉。
李易的影迷同時也是自媒體影評人的劉飛和陳靜寧夫婦。
“你們說李導是怎麼想的?之前拍攝《歲月神偷》那樣的港島往事係列文藝電影,也還能理解,可是拍這麼一部,票房潛力有限,又幾乎不可能拿什麼大獎的兒童向電影有什麼意思?”電影開始放映之前,方隆一副不解地樣子問道。
“這個我還真聽說過。”坐在一旁的周清泉不由地笑著道。
“老周你們媒體消息比較靈通,說說看。”杜向海也頗有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