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0章 問策_蜀漢之莊稼漢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遊戲競技 > 蜀漢之莊稼漢 > 第0690章 問策

第0690章 問策(2 / 2)

他沉吟了一下,又說道,“隻是這幾個月來,我領軍巡視隴右東邊,也發現羌胡確實是悍不畏死。”

“他們這種視戰死為吉祥的習俗,倒是讓人頭疼。”

漢陽郡的羌亂,戰鬥力確實不怎麼樣,但那是因為武器太過於落後,還有各自為戰,沒有統一指揮,所以才被自己輕鬆地一一擊破。

但他們確實如李簡所說的一樣,在戰場上悍不畏死。

光是這一點,就足夠難纏的。

“羌胡雖然不懼戰死,但卻也不是沒有弱點。”

李簡聽到馮永這番話,生怕他起了猶豫之心,連忙說道,“羌胡生性散漫,雖時常結為同盟,但從未長久。”

“也正是因為他們素無耐心,所以在很多時候,他們久攻不下時,就會不戰自散。”

馮永聽到這話,若有所思,“若是我出兵狄道,李郎君可有什麼建議?”

李簡一聽大喜:“狄道羌胡,大部來自罕、河關一帶,其部族根基皆在那裡。”

“若是君侯能渡過洮水,繞到後方,擊其部族家屬,則羌胡叛軍定會回師相救。到時君侯再在半途埋伏,定能一舉擊潰。”

咦?攻其所必救,這倒是一個好方法。

馮永想了一下,有些遲疑地說道,“隻是吾對隴西不熟,更彆說是要進軍隴西最偏遠的罕、河關之地。”

“君侯但請無慮。小人家族,在隴西也算是薄有根基。若是君侯不棄,小人願意親自領路前往。”

李簡此次前來,自是早有準備的,當下自告奮勇地說道。

“哦?既是如此,那就是再好不過了!”

馮永臉上露出笑容。

以前馮永一直以為涼州胡人也是像北方大漠胡人一樣,不習耕種。

後來在經過了解,這才知道,涼州胡人絕大部分都是半耕半牧。

對於耕種一事,根本不用教,就可以直接上手。

比起南中那些連牛耕都不會用的生僚,這可好用多了。

大漢勞力公司的大頭目在尋思著,這勞力價格,是不是應該也往上提一提了?

這兩年,由於養豬業的興起,還有養殖技術的不斷擴散,馮永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豬瘟、雞瘟等開始時不時地發生。

特彆是今年大漢北伐,糧食肉類開始漲價,被金錢迷住了雙眼的農場主們暗地裡死命地加大養殖密度。

於是大範圍的家禽家畜瘟疫開始了。

就連南鄉的養殖場都有小規模發現,幸好李慕嚴格遵守自己定下的規矩,果斷乾脆地撲殺。

勞改營裡有一些死囚,很是幸運地改善了夥食。

所以這兩年開始成為常見肉類的豬肉漲了近一倍的價錢。

豬肉都漲價了,勞力價格難道不應該提一提嗎?

隴右、涼州,乃至關中,人煙稀少,正是需要大量勞力墾荒的時候呢!

馮君侯一邊想著,拇指和食指就不自覺地搓了搓。

同時臉還露出了不可名狀的笑意:“這個,李郎君啊,涼州呢?若是我欲平涼州,你可有什麼建議?”

區區一個隴西,胃口太小了,涼州那裡才是廣闊天地嘛!

“回君侯,若是欲平涼州,有兩個人則需注意。”

“誰?”

“一個是平羌將軍郝昭,一個是涼州刺史徐邈。”

馮永當然知道郝昭。

此人的守城能力一流,是曆史記載上第一個運用火箭的人。

原曆史上把諸葛老妖燒得焦頭爛額,現在嘛,諸葛老妖沒燒著,卻把魏老匹夫燒得暴跳如雷。

至於野戰能力,馮永暫時不好下結論。

畢竟就算是司馬懿領著,在諸葛老妖擺成八陣圖的虎步軍麵前,也隻有吃癟的份。

“徐邈此人,李郎君可有了解?”

馮永問道。

李簡點頭:“略有耳聞。君侯若是欲平涼州,最好的時機便是明年。拖得越久,則越費力氣。”

“為何?”

馮永聽到這個話,變得嚴肅認真起來。

“不瞞君侯。徐邈乃是今年年初時剛剛到任的涼州刺史。其人一來涼州,便開鑿水渠,招募流民以開荒種地。”

“又在武威、酒泉重新修繕了鹽池,今年涼州大旱缺食,徐邈正是用了武威和酒泉出產的鹽,這才換來了不少糧食,用以安定人心。”

“再加上其人公平處事,僅僅是一年時間,就折服了不少羌胡部族。若是時日愈久,徐邈就越得涼州人心。”

“正好今年大漢平複隴右,涼州震動,一日三驚,又逢大旱,人心浮動。若是大漢能趁此良機揮師西進,則事半而功倍也。”

馮永擊節稱讚:“此誠良言是也!”

想起涼州羌亂困擾了整個東漢,再想想現在的季漢,馮永有些感慨道,“不平涼州則難以安心東下關中。”

“而平涼州則需安撫羌胡。平涼州易,定涼州難啊!”

即便是夏侯淵在平定宋建後,雖然再沒有大的羌亂,但涼州中地的叛亂從未停止。

去年年初的時候,聽說西平郡還有一場叛亂,後來被郝昭給平了。

今年隴右漢魏大戰過後,隴西的羌胡之亂又起。

平亂之後要安撫,這個道理誰都懂,但做起來又豈是那麼容易的?

羌胡真要有這麼好安撫,何至於把東漢朝廷逼得差點發了瘋,幾乎要到了放棄整個涼州的地步?

這個需要一個長期的,穩定的,而且有效的政策。

同時涼州的每一任主事者,不但都要能力出眾,而且還要把這個政策持續執行下去不動搖。

在古代這是一個很難的事情。

在信息傳輸極為緩慢的時代,朝廷中央沒有辦法能時時監控住地方,隻能是依靠地方官員自行治理,那是相當大的自主權。

要不然區區一個縣令,怎麼會被稱為百裡侯?

更何況一州的最高長官刺史或者州牧?

最重要的是,古代的讀書人,那都是有抱負的不管是為民謀利的抱負還是為己謀私的抱負。

你覺得你的政策好,我更覺得我的方式高明。

蕭規曹隨留下美名,正是好政策能在繼任者手裡延續下去,所以才受稱讚。

連朝廷中央的丞相都是如此,更何況地方官員?

所以想要在地方持續一個好政策,以前要靠地方官員的節操。

自從某隻土鱉亂入曆史搞風搞雨後,則多了一種方法:利益集團以及利益的捆綁。

如果說南中是嘗試,那麼越就是完善。

至於隴右和涼州,則是到了成熟運行階段。

具有資本的貪婪性,手裡又掌握著強權的權貴們,簡直就是橫行無忌,無人能製。

無論誰敢擋在他們麵前,那就要做好被封建帝國鐵拳打爆腦袋的準備。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成陽靈異事件 殷總馬甲千千萬,夫人撒嬌掉一半 骷髏先生有點強 我不叫鬥煥,打的邪神財閥直叫喚 全球古武 嬌軟小丫鬟蓄意勾引,帝王已淪陷 小金曆險記:七貓 鹽俠 三國:貂蟬是刺客?甘夫人要幫忙? 一段樓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