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實?還需要什麼證實?”
夏侯霸聞言,臉上露出古怪的笑容,把信往案幾上一扔,對著胡遵嗬嗬一笑,也不說話。
胡遵看到夏侯霸這般笑而不語,心裡就是打了一個突:
“夏侯將軍,你方才這話,究竟是何意?可否教我?”
夏侯霸沒有直接回答,隻是悠悠地問了一句:
“胡將軍,我且問你,自黃巾賊禍亂天下以來,這數十載四海沸騰,天下亂戰無數,這其中能以少勝多,以弱克強者,有幾人?”
胡遵聽了這話,心裡隱隱有所動,可是又沒有完全明白夏侯霸的意思,當下思索了片刻,這才回答道:
“當年武皇帝在官渡破袁紹,可算否?”
夏侯霸點頭:“那是自然。”
胡遵又看了夏侯霸一眼,欲言又止。
夏侯霸知其意:“此處也就是隻有我等三人,有些話,我們就放開了說,不須有什麼顧慮。”
胡遵點頭,這才又說道:“當年周瑜敗武皇帝於赤壁,也算是一樁吧?”
“沒錯,”夏侯霸淡然一笑,“還有麼?”
胡遵遲疑道:“陸遜……”
夏侯霸輕輕搖頭:“夷陵之戰,蜀吳二國,兵力相差不算太大,故陸遜隻能算是知兵,未算是以弱克強。”
“那就再沒有了。”
“沒錯!”夏侯霸斷然道,“天下兵亂數十載,有此能者,不過二人而已!”
“武皇帝有許攸作內應,又親率精兵深入險地,燒了袁紹的糧草,這才有官渡大勝。”
“當年赤壁之戰,武皇帝天時地得人和,一樣不占,周瑜又行了苦肉計等諸多計謀,方才讓武皇帝不得不遺恨北歸。”
“這馮永憑什麼與武皇帝與周瑜相比?就憑這一封信?”夏侯霸冷笑指了指案幾上的信,“我不信!”
胡遵終於明白夏侯霸想說什麼。
“夏侯將軍……這……”
從內心上來說,胡遵當然更願意相信馮君侯這信上所言是真的。
畢竟雖然胡氏一族已經保留了退路,但一族是一族,個人是個人。
但就安定現在這情況,一方得勢,勢必是要一方倒黴作為代價。
胡遵選擇了大漢這一方,自然不願意自己是倒黴的個人。
可是理智上,他又知道夏侯霸所說的更有道理。
以少勝多真要那麼容易,那世間豈不是遍地名將?
何來所謂一將難求之說?
“胡將軍不要忘了,那馮永,可是有‘小文和’之稱,其人詭詐無比。”
“我還聽說,他尚有另外一個名號,人稱‘巧言令色’。”
說到這裡,夏侯霸加重了語氣:
“按某之所見,那馮永隻怕已經是被大司馬打得大敗,故這才給你送了這件急信,以安臨涇士吏之心,此乃緩兵之計是也……”
“緩兵之計?”
“沒錯。他欲進蕭關而不可得,唯有往東向臨涇而來,另尋他路。故此行他十有八九不是領軍增援將軍,而是要從此處奪路而逃。”
夏侯霸緊緊地盯著胡遵,湊過去用充滿蠱惑的聲音悄然說道:“胡將軍,此時不將功補過,更待何時?”
胡遵猛然抬起頭。
夏侯霸看到胡遵麵色動容,心頭一喜。
反正不管那馮永是勝是敗,隻要胡遵能再次反正,那就相當於是斷了馮永的後路。
他就不信,那馮永在歸路被截,後路被斷,兩相夾擊之下,還能跑到哪去?
大不了,看在他曾經叫自己伯父的份上,擒到此人後,饒他一條命就是!
一念至此,夏侯正要繼續勸說,忽然聽得外頭響起了拍掌聲,同時還有一個歎息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