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刺史看了看他,漫聲說道:
“你和我一起在山上看風景,順便欣賞諸位將軍的英姿。”
這……
趙廣又開始糾結起來:
兄長不讓我上陣,卻又讓我陪在他身邊,這是愛我呢,還是不愛我呢?
一聲令下,全軍在工程營技術兵的指導下,開始伐木製作器械。
不像後世的水土流失嚴重,現在的橋山山脈,林木茂盛,根本不用擔心木材缺乏。
大楯蒙上牛皮,再安放到攻城車上,儘量做成一個斜坡狀,士卒藏在楯後,順著秦直道,緩緩地推著車向山上攻去。
同時秦直道兩側,因為無法行走攻城車,將士隻能是在沒有掩護的情況下攀援而上。
山上的魏軍營寨,早就準備了大量的滾石檑木。
隻等漢軍走到半山坡,隻聽得一聲梆響,不少石頭木頭紛紛滾下。
石頭或者木頭砸到大楯上,因為大楯是斜狀,所以石頭木頭順著大楯滾開,大都沒有傷到車後的將士。
隻是有些滾到側邊的,砸到了旁邊車後的士卒。
隻聽得“哢嚓”一聲響,倒黴的士卒慘呼,捂著已經扭曲的腿倒地。
他卻是忘記了自己是在半山坡,一個不穩,整個人就咕嚕嚕地向山下滾去。
更倒黴的是兩側沒有攻城車掩護的士卒,隻要是被呼嘯而下的石木擦上一點,那就是鮮血淋漓,缺胳膊少腿。
真要被砸個正著,那就是整個人都變成了血肉模糊。
馮刺史聽著對麵山坡上的慘呼,麵無表情。
望遠鏡被他緊緊地捏在手裡,卻是沒有舉起來向對麵看去。
如果仔細看,他臉上的肌肉在時不時地輕微抽搐。
很明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精心訓練出來的將士,拿人命去填眼前這個魏軍營寨,是一件很心疼而又無奈的事情。
薑維的鳴金聲在山下響起,攻到半山腰的將士紛紛後退。
很明顯,這一波僅僅是試探。
但試探的效果很不好。
魏軍山上的營寨不僅存有滾石檑木,更在營寨前的道路上挖了一條壕溝,壕溝後麵還布有鹿角。
第一波攻勢,連壕溝都還沒能摸到,就不得不退兵。
稍作休整,第二批將士繼續出擊。
……
待到日頭偏西,一天之內,總共攻了四次,但最好的結果,也僅僅是把攻城車推到壕溝裡。
最後一次鳴金後,薑維來到帥營,臉色有些難看。
“君侯,末將有負重托……”
他對著坐在帥位上的馮刺史拱手,正欲請罪。
馮刺史擺了擺手,聲音平穩地問道:
“今日傷亡多少?”
薑維一聽,臉上更是有些羞愧:“傷五百,輕重傷各半,亡兩百六十二人……”
從南鄉軍開始,到現在的涼州軍,十來年的時間裡,馮刺史麾下的敵我傷亡比,從來沒這麼慘重過。
傷亡近八百人,卻換不來哪怕是敵人的一個傷亡。
馮刺史長長地吐一口氣:
“是我大意了,沒有想到司馬懿竟能準備得如此周全。”
果然是不愧能把諸葛老妖耗死的老烏龜。
“君侯,明日……”
馮刺史的目光落到薑維身上,麵容沉靜:
“按你的想法來,不必顧忌我的想法,不用顧慮將士的傷亡,我隻要一個結果,那就是對麵的那個營寨必須給我拿下。”
暗地裡咬著牙,目光變得沉沉:
“我就不信,區區一個山頭的營寨,能有用不完的滾石檑木!”
山上滾滾而下的石木,沒有人敢說不害怕。
自己的將士又不是沒有感情的機器,當然也會心驚膽戰。
這個實在是很傷士氣。
薑維點頭,然後猶豫了一下。
馮永注意到他的神色:
“伯約有話直說就是。”
“君侯,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山上有石木,何不讓胡人先上去消耗一番?”
馮永搖了搖頭:
“這個,我自有安排。第一個營寨隻能是我們的將士先拿下來,後麵我才有理由讓鮮卑人頂上去。”
薑維本想說還有義從胡人。
隻是看到君侯連鮮卑胡人都沒有用,那就更不會用義從。
他把疑問埋在心裡,點頭說道:
“今日最後一次攻營,我看賊人的石木似是稀疏了一些,想來正如君侯所料,區區一個山上營寨,不會存有太多石木。明日攻營,估計會輕鬆一些。”
馮刺史的目光看向外頭,對麵的山上,燈火明滅可見,他語氣幽幽地說道:
“我說過,我隻要結果,不管過程,伯約儘管放手去做就是。”
馮刺史被擋在橋山北邊,諸葛亮的大軍主力,同樣也沒有渡過武功水。
在西岸強弩的掩護下,孟琰終於在東岸站穩了腳跟。
但想要擴大前沿陣地,卻是力有不逮。
因為司馬懿手裡的大軍實在太多了。
隻要超出了西岸強弩的掩護範圍,魏軍就輪番不斷地衝擊漢軍。
逼得孟琰不得不收縮在岸邊,把自己的兩翼交給東岸,自己則是專心應付正麵的魏軍。
如此相持數日不下,魏延大是不耐,前去尋找丞相請戰:
“丞相,讓我領軍渡水吧!我定能衝開賊陣,為大軍開路!”
諸葛亮麵無表情地看了一眼魏延。
魏延看到丞相這副模樣,心頭一涼,隻道是又要被丞相冷藏。
沒想到丞相竟是突然開口道:
“若是你衝不開呢?”
魏延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驚喜之下,連忙大聲道:
“末將願立軍令!”
“好,我分你一萬人,若是能打敗正麵賊人,便算你大功一件;若是破不開,則按軍法處置!”
“末將領命!”
魏延從丞相手裡接過軍符,大步流星地轉身離開。
魏賊,吾魏延來也!
雖然孟琰沒有進一步向前推進,但守住了渡水之地,在他的身後,數條浮橋早就已經鋪設完畢。
很快,在通知對岸的孟琰注意配合之後,魏延親領著一萬人馬,順著浮橋開始東渡武功水。
在兩翼的魏軍探馬遠遠看到了這個情況,以最快的速度上報了司馬懿。
司馬懿得知,喜道:
“諸葛亮終於耐不住了!且看吾如何半渡而擊!”
當下問左右:
“誰願為先鋒?”
牛金、費曜、戴陵等人皆站出來請戰:
“末將願往!”
“牛將軍,此戰就交與你,切莫讓吾失望!”
“諾!”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