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掌控大權,竟是這等滋味。
一言可令人入尚書,同樣的,一言亦可讓人成庶人,喜惡皆由自己,此等感覺,可謂舒爽哉!
不過他仍是保持了一絲清醒,糾正道:
“此非為我,乃是為天子,彥靖,汝失言矣!”
丁謐連忙道:“對對對,是謐失言。”
正如丁謐所言,當曹大將軍發出去的征辟令,送到何晏鄧颺諸葛誕等人手中後,諸人皆是聞風而至。
看著這些往昔裡頗有名氣的才俊們,皆是無一不應自己之召,曹爽更是覺得儘頭大暢。
一時間,大將軍府上名士雲集,車來人往,好不熱鬨。
曹爽日日聽著名士們的吹捧聲,隻覺得以後大魏朝中儘是才俊之士,而自己,就是大魏中興之臣。
就在曹爽大肆收買心腹,準備大施拳腳的時候,終於有人站出來反對:
“大將軍,先帝昔日在時,曾言‘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而今大將軍所用,不但多是昔日先帝所疾之人,而且隻看名聲取士,卻不考核實才,此非可取之道!”
此人不是彆人,正是大將軍長史孫禮。
原來曹叡深知曹爽生性軟弱,素無主見,當有良佐,方可放心。
故而在封曹爽為大將軍之後,又讓孫禮出任大將軍長史,幫助曹爽處理事務。
孫禮是當年曹操在攻取幽州之後,被征僻為司空軍謀掾,這麼算起來,也可稱得上是四朝老人了。
隻是因為他的出身不算太好,偏偏脾氣又臭,還曾私自放走過罪犯。
故而雖頗有才乾,曆任各地太守,政績皆是可觀。
但最後也不過是回朝中任了尚書之位。
好不容易得到了尚書之位,偏偏還屢勸曹叡不要大興土木。
有一次在曹叡答應放百姓回去務農之後,監工曾請求讓百姓多留一日進行收尾。
孫禮得知此事,直接去了工地,口稱天子已下詔免去勞役,提前讓百姓回家。
雖說曹叡最後沒有怪罪,但要說沒有半點心結,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也正是因為孫禮這個脾氣,讓他曆經曹操曹丕曹叡三個皇帝,都沒有得到太大的重用。
最後還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曹叡出宮狩獵,路遇猛虎。
孫禮為了保護曹叡,欲獨身搏虎,這才得到了曹叡重視。
曹叡最後在臨死之前,終於想起了他,於是讓他出任大將軍長史,輔佐曹爽。
孫禮生性耿直剛武,他自然不可能看得慣曹爽現在的所作所為,所以根本沒有給大將軍一點麵子:
先帝才駕崩多久,大將軍你身為先帝指定輔政之人,怎麼能這樣推翻先帝生前的舉措?
若是換了以前,曹爽未必聽不進孫禮的進言。
隻是這些日子以來,他被名士拍馬屁拍得太爽了,心態不免有些膨脹。
此時再聽到孫禮的話,隻覺得大是刺耳。
於是不禁沉下臉斥道:
“汝不過一長史,是輔佐吾做事,不是教吾做事!”
孫禮這個暴脾氣,哪能忍得了這個?
當下就直接頂了回去:
“按大將軍的意思,那豈不是說,連先帝都做錯了?還是大將軍想要教先帝做事?”
孫禮早年平山賊,曆任各地太守,又跟隨曹休攻打吳國,膽氣頗壯,哪是性子暗弱的曹爽所能頂得住的?
他聽到孫禮說出這個話,本已是有些心虛。
再看到孫禮聲色俱厲,當下就是禁不住地退後一步。
退完之後,曹爽這才發現,自己竟是在輔官麵前示弱。
當下不禁就是又差又怒,喝道:
“大膽!有你這麼跟上官說話的嗎?”
孫禮絲毫不讓:
“先帝任禮為大將軍長史,就是想要禮輔佐大將軍行事。”
“大將軍如今做法不妥,若是禮仍是閉口不語,那禮與那些奉承之輩有何區彆?”
“如此,禮有負先帝所托,必不可為也!”
曹爽氣得全身發抖,雙指成駢,指著孫禮:“你你你……,真是大膽!”
他“你”了半天,最後發現說不過孫禮,當下便恨恨地一甩袖子,轉身離開。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
隻是回後府內,曹爽卻是越想越氣,當即召來丁謐,把前事說了一遍。
然後問道:
“吾欲有所作為,然孫禮此人,卻是大為無禮!若是任由他在身邊掣肘,隻怕事多有不便。”
“然彼乃先帝親自指定的大將軍長史,吾不可輕廢,如之奈何?”
收攏名士之心,以漲聲望,此乃丁謐親自提出的建議。
丁謐素來目中無人,他早年居住鄴城的時候,曾向他人借住空屋。
而曹氏宗親裡也有人看中了這個屋子,卻不知丁謐先得,於是徑自入門。
丁謐看到宗親進入,翹腿臥榻不起,直接對下人吩咐道:
“此何等人?還不速趕出去?”
其高傲如此。
此時聽到孫禮全盤反對自己的想法,丁謐哪裡還忍得住?
他自是與曹爽同仇敵愾,對孫禮亦是心有怨恨起來。
不過他卻是比曹爽有想法多了。
細想一番之後,就對曹爽說道:
“先帝既然看重孫德達即孫禮),那他自當是有才之人。此時國家動蕩,特彆是河北鄴城,乃大魏開國之地。”
“此時蜀虜兵逼上黨,欲窺鄴城,此不可不防是也。大將軍何不令孫德達前往鄴城,以防蜀虜?”
你不是能嗎?
那就去河北,若是能打敗蜀虜,那就是大將軍知人善用,穩定了大魏局勢。
“若是孫德達拒虜不力,則不過是口出狂言之輩。對大將軍不敬,又拒虜不力,到時大將軍對他數罪並罰,區區一個長史又能如何?”
曹爽聽到這個建議,大是讚同,繼而麵露狠色,咬牙道:“正該如此!”
當下竟是沒有絲毫的遲疑,直接就任命孫禮為冀州刺史。
為了避人口實,曹爽還下了血本,封孫禮為伏波將軍,賜爵關內侯。
孫禮雖知曹爽是為了把自己調離許昌,但他卻是沒有辦法拒絕。
畢竟此時的魏國,確實已到了危難關頭。
他受命之後,帶了十份空白任命文書,領三千人馬,開始向北而去。
而此時,魏延已經領著大軍,一路順汾水而上,經過平陽郡,西河郡,太原郡,然後再在原匈奴右部的祁縣略加休整。
休整完畢後,再轉而順著涅水而下,一路連破數個小縣城,十數個塢寨,直撲襄垣。
隻要攻下襄垣,下一步,就是上黨郡的郡治,壺關。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