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她真的就是靠著參湯在吊命,早已是不敢再奢望像正月的時候那般好運。
這個時候,是該為自己的身後事作打算了:
“陛下既視妾為後,那妾鬥膽,給陛下嘮叨後宮之事。”
“皇後請講便是。”
“以前妾蒙陛下所寵,後宮諸人皆以妾為首,然則妾一旦不在,後宮又無皇後,萬一起了亂子就不好了,陛下還是及早考慮此事才是。”
孫權沒有想到,步氏到了這個時候,居然還為自己著想,他強行忍住掀起紗帳的衝動:
“那依你之見,在你之後,誰人可為後宮之主?”
大概是真的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也可能是真的為孫權著想,聽到孫權問起這個,步氏也沒有客氣,直接說道:
“依妾看,宮中諸妃,袁氏最有節行,可立為後,有她作首,陛下後宮,當安寧無事也。”
所謂袁氏,便是袁術之女。
當年強行袁術稱帝,導致上下離心,後又遭到曹操、呂布的討伐,最後兵敗身亡。
其親屬妻兒不得已,逃往皖成依附袁術舊部劉勳,沒想到劉勳又敗於孫策之後,袁術的女眷儘為孫策所獲。
袁術之女袁氏被孫權納入房中。
袁氏品性賢良,可惜的是命不太好,也可能是她的父親強行稱帝,上天看不過眼,所以連累到了她。
在成為孫權的妾室後,她一直沒能生出孩子。
這也就罷了,大不了抱養一個。
反正出身低賤的妾室是沒有資格撫養孩子的——太子孫登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可是就算孫權把低賤伎妾所生的孩子送到袁氏那裡撫養,她也是養一個死一個,沒一個能成活。
彆人是克夫,她是克子。
“若是皇後日後病體康複,朕便立刻舉行封後大典!”
孫權對著步氏承諾,“若是……若是真如皇後所言,那朕便依你之言,立袁氏為後便是。”
袁氏就是再克子,那也是克幼子,太子都而立之年了,這麼大個人,總不能也被克死吧?
“那妾就先謝過陛下了。”
孫權看不到的是,紗帳內的步氏,已經流下淚來。
她知道,自己可能是真的沒有皇後命……
九月,吳國步氏病亡。
孫權悲痛不已,力排眾議,一意孤行,要以皇後之禮下葬步氏。
不出意料的,此舉遭到了諸多大臣的反對,有少人在朝堂中直接站出來指責皇帝,說此舉乃違背常禮,實不可取。
孫權氣極,按劍而起,怒罵道:
“步氏生前雖無皇後之名,實則誰人不視之為後?吾不過是讓她在死後得到應有的地位而已!”
“今日誰敢攔朕,便是朕之敵!”
皇帝這一番表態,無疑是表明自己一定要追封步氏為後。
這是曆朝曆代從來沒有過的先例!
同時也是禮法典籍中從來沒有記載過的事情。
就在大臣們與皇帝相持不下,劍拔弩張的時候,不少人的目光,看向了站在最前麵,病倒後第一次參加朝會的太子孫登。
步氏這些年一直沒能封後,就是因為太子帶頭反對。
這一次,皇帝公開表明了這樣的態度,太子又會怎麼做?
似乎是感受到了眾臣的目光,沒有完全恢複,看起來仍是有些病弱的孫登默默地站起來。
出列,舉著象牙笏板,聲音有些沙啞地說道:
“昔漢宣有故劍情深,受人稱頌,今陛下破禮追封,可見陛下情深,不亞漢宣,兒臣以為,可追封步夫人為後,以皇後之禮葬之。”
此話一出,非但是眾臣皆驚,就是原本以為太子要像以前那樣,站出來反對自己的孫權,亦是大為驚訝。
隻是大驚之後,孫權又是大喜,他有些激動地問道:
“太子之言,可是真心?”
“步夫人之賢,眾皆知之,陛下此舉,乃是追賢,明君之舉。兒臣安敢阻止?”
“好!”
雖然不知道太子為什麼一反常態,願意讓步夫人封後。
但孫權知道,此時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這個事情定下來,他再看向眾臣,“爾等可還有什麼話說?”
群臣以前之所以反對步氏封後,一是徐氏尚還在世,而且彼對太子有養育之恩。
二是太子素有賢名,深得眾多士人之心,他想讓陛下封徐氏為後,不但符合禮法,而且符合孝道。
眾臣誰要是反對太子,那就是自絕於眾人。
現在太子終於願意讓步,再看看暴怒無比,已經到了要殺人邊緣的皇帝,眾臣終於沉默了下來。
就在建業舉行葬禮的時候,長安正在舉行著盛大的婚禮。
繼漢家天子來到長安之後的幾個月裡,漢中、錦城兩地的眾多朝臣,還有皇親國戚,也陸陸續續往長安遷移。
待張夏侯氏來到長安,馮君侯和張星憶的婚事就算是正式開始了。
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禮缺一不可。
同時又有關小君侯在一旁盯著,不能超越她的婚禮半分。
而張皇後又在另一頭看著,不讓自己的妹妹受到一絲委屈。
當年的媒人是蔣琬?
好,這一次也要蔣琬做媒人。
當年的批語是蜀地名士杜瓊所斷?
好,這一次也要請杜瓊做批。
杜老先生可不是好說話的人。
莫說是一般人,就算是朝中同僚,親自上門都不一定能見得到他。
不過秦宓去世後,杜老先生就是蜀地人士的代表人物。
大漢現在勢若衝天,明眼人可以看出,漢室三興有望。
蜀地作為季漢的龍興之地,偏偏蜀地的才俊已經失去了太多的機會。
杜老先生肩負著蜀地人士的希望,自然要給馮君侯麵子。
於是給馮君侯和張小四作了批語:“天馬踏飛燕,星辰布河漢。”
親迎是日,趙廣駕車,興漢會眾兄弟人人騎著高頭大馬,把新婦接回鎮東將軍府。
星漢升起時,但見長安城上空,無數的星墜在傍晚的空中綻放。
一如當年馮君侯娶關家虎女時的情景。
是夜,長安城推遲一個時辰禁宵,而領軍守護長安城安全的人,正是關興與張苞。
兩人披甲持械,對視一眼,皆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幽幽暗火。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