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延熙三年的事_蜀漢之莊稼漢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遊戲競技 > 蜀漢之莊稼漢 > 第1159章 延熙三年的事

第1159章 延熙三年的事(2 / 2)

“大不了讓阿蟲阿順娶個公主,這個事我倒是可以做主,實在不行,阿漠也可以。”

左夫人不在這裡,右夫人可不跟馮都護客氣:

“那也行,不過府裡的孩子真要娶公主的話,得是阿漠娶。”

除非宮裡願意嫁兩個公主到自家府上。

“無所謂。”馮都護不在意這個,“真要讓阿漠娶公主的話,隻要不是娶皇後生的那個小公主就行。”

右夫人聽到馮都護的話,頓時就瞪大了眼:

“為什麼?阿漠為什麼不能娶阿姊的女兒!”

她想讓自己兒子娶的,肯定就是那位小公主啊。

“她是你阿姊的女兒,你們兩姐妹的兒子和女兒,是表親,生下的孩子,不易養活。”

馮都護解釋道,“我可不想以後年老了,還要操心兒孫那些事。”

“就沒聽說過這個道理!世上表親成親本就是常事!”

右夫人根本不相信,她懷疑地看著馮都護:

“你該不會是想讓阿蟲和阿順娶公主才這麼說的吧?”

“我師門就是這麼個規矩!”馮都護沒好氣地說道,“師門裡早就說過了,血緣越是親近的夫婦,生下的孩子就越難成活。”

“而且還容易先天不足,天殘愚癡者甚多。”

不是說全部,但概率太大。

馮家又不需要像歐洲某些家族那樣,為了保證血統的純正性,不惜近親結婚。

近親結婚的家族,任何一個健康長大的孩子,背後都有畸形和早夭的兄弟姐妹在替他負重而行。

隻是以眼下這種情況,馮都護肯定沒辦法跟右夫人解釋清楚。

“至於阿蟲和阿順,他們還真不需要跟阿漠爭。”

反正關將軍自己就有一個爵位,以後估計十有八九是要留給阿順。

她的嫡長子阿蟲則是繼承馮家的爵位。

這兩個爵位,一個是關將軍自己打下來,一個是關將軍參與打下來。

彆人想要伸手,都得先問過關將軍的意見才行——除非皇家想要對馮家和關家來個兔死狗烹。

至於阿知……

花族長給鎮東將軍戴了綠帽子,還生下了彆人的孩子。

這個孩子想要繼承關將軍的爵位,估計很難。

鎮東將軍是有容女乃大,又不是有容乃大。

所以馮都護相信,關將軍壓根就不會在意自己的兒子能不能娶公主。

右夫人很快也想通了這一點,她恨恨地推了馮都護一把,惱怒道:

“你就死命偏心吧!”

換了彆人,右夫人肯定不會把這些話放在心上。

但換成馮都護的師門,她可不敢說這是危言聳聽。

隻是這麼一來,又要便宜了左夫人,讓她未免有些不忿。

“大姐,說話要憑良心,我哪裡偏心了?我這是為了孩子好,阿漠可是你的親生兒子呢!”

馮都護大聲叫屈:

“以後你我的孫子孫女真要手殘眼瞎,四肢不健,或者瘋癲愚呆,你是掐了溺了還是就這麼養一輩子?”

“又不是說不讓他娶公主,宮裡的公主那麼多,你看中哪個,陛下難道還會不同意?”

“皇後不同意!”右夫人直接頂撞道,“今天好不容易才逮著機會,跟你攤開了說這個事呢。”

“你偏生又說出這麼一番話來,到時候你讓我怎麼向宮裡回話?”

“阿蟲和阿順隨便選,皇後看中哪個都行。”

馮都護也知道,這個事情不宜再拖了,要不然,就是不給皇後麵子。

當初太子還沒出生皇家就已經有結親的想法了。

算一算,現在都整整十年了。

“太子若是真的想娶雙雙,再過幾年,隻要雙雙真心喜歡,我也不會攔著。”

右夫人雖然沒有達到目的,但總算是得到一個準話。

先拿阿蟲和阿順出去頂缸,也不是說雙雙就不嫁了,太子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對於這個回複,皇後應該能滿意了。

但右夫人可不滿意:

“我說的是阿漠!阿漠怎麼辦?”

“宮裡不是還有其他公主嗎?實在不行,還有關家趙家馬家,怕什麼?”

馮都護有些不耐煩了。

春日暖暖,心裡有些燥熱。

春天又到了啊……

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日。

馮都護終於站起身來:

“肘,跟我進屋!”

還不信了就!

前些年一直南征北戰,陪同妻妾的時間太少。

趁著這段時間有空陪她們,看看能不能讓x染色體翻個身。

延熙三年,天下太平,三國各自緊守關隘,沒有太大的軍事行動。

就算是年年喜歡冬春兩季北上的吳國,延熙二年冬日沒有動靜,延熙三年的春日,同樣也沒有動靜。

這讓接替滿寵都督揚州軍事的王淩鬆了一口氣。

諸葛瑾之子諸葛恪,這幾年一直領兵駐守廬江皖口。

此人年輕氣盛,偏生又頗有些才能,持續不斷地騷擾合肥以南,實是讓人煩不勝煩。

沒想到今年開春以來,居然一反常態地沒有出現,倒讓王淩有些意外。

他卻是不知,此時的諸葛恪,自己本身就已經有些焦頭爛額了。

原因無他。

今年從河北到江東,從關東到關中,春雨稀少,天下已有大旱之像。

諸葛恪在皖口的這幾年,著實屯墾了不少田地。

不但能供應自己軍中,甚至還有一部分送往建業。

雖說皖口靠近江邊,但大江水位下降得厲害,昔日彙入大江的河流,有的已經斷流。

皖口臨近魏境,再加上水流豐富,諸葛恪肯定不會在那裡興浪費民力興修水利。

如今各條水流不足,這春耕便是大受影響。

莫說是出兵,便是分出人手去江邊挑水澆田,那也是大為不足。

皖口的情況,僅僅是吳國的一個縮影。

今年極為反常的春旱,除了大漢的馮都護還有心情春日,魏吳兩國,都在為治下的春耕發愁。

季漢早在諸葛亮剛接過爛攤子的時候,就組織人手修複都江堰。

甚至還前無古人地設立了堰官,專門看管護理堰堤。

後來大漢丞相入駐漢中,又修複山河堰,灌溉十五萬多畝田地,以供軍中。

至於關中,漢家天子還沒遷都的時候,馮都護就已經著手修複鄭國渠。

一直到現在,這項工程都還沒有停止。

專業工程隊和學子下放縣鄉,再加上數學物理地理等指導工具的加成。

可以說,漢國的水利工程,是三國裡麵最好的。

就算是涼州,那也不用太過擔心。

因為涼州靠的是從祁連山流下來的積雪融水,對雨水的依賴比較少。

可以說,延熙三年這一場席卷天下的旱情,推動了漢魏吳三國國力的進一步分化。

聖人治世,其樞在水。

善治國者必治水,善為國者必先治水。

這些話,乃是華夏耕種文化的至理名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殷總馬甲千千萬,夫人撒嬌掉一半 骷髏先生有點強 我不叫鬥煥,打的邪神財閥直叫喚 全球古武 嬌軟小丫鬟蓄意勾引,帝王已淪陷 小金曆險記:七貓 鹽俠 三國:貂蟬是刺客?甘夫人要幫忙? 一段樓梯 春風何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