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兩日來到這裡的孟琰在山穀口迎接:
“中都護!”
馮都護點頭示意,走到水邊,先是蹭了幾下靴底,然後又輪流伸出腳浸入水裡,用力甩了幾下。
這一路走過來,遇到了一場雨,道路泥濘,靴底靴麵全是泥,而且還是那種厚厚的粘泥。
每隻靴子仿佛重了有數斤,不說舒不舒服,就是走在路上,每一步都覺得靴底要跟地麵粘在一起,提腳都要用力,行路極為不便。
“對岸的魏賊有什麼動靜?”
馮都護看到並沒有甩掉靴子上的那層厚泥,乾脆蹲下去,拿起一片薄薄的石頭,開始就著水鏟掉那些泥。
“昨日末將派出的斥侯,看到有魏賊似乎有援軍已至。”
孟琰對馮都護這副不拘小節的模樣,倒是沒有覺得是故意對自己無禮。
早年他與馮都護在越巂共事,深知此人“巧言令色”之名,不是虛有其名。
若是他對你客客氣氣,那才是不把你當成自己人。
就如北伐隴右那次,那時說得多好聽,一臉地感謝自己幫忙尋找什麼毒草製作毒汁。
小書亭
哪知一轉身,就領軍偷偷向漢中而去,等自己反應過來,人家都快到錦城了!
唉,算了,不提了,都是過去的事了。
馮都護不管正在有些胡思亂想的孟琰,他把靴子上的厚泥鏟乾淨,再次把腳伸到水裡衝乾淨。
嗯,乾淨了,腳上覺得舒服了,心裡也覺得舒服了。
然後馮都護這才轉過身來,臉上帶著些許輕鬆的笑容:
“哦?這麼說來,對麵魏賊的反應,倒是挺快的,守將是誰,查出來了嗎?”
靴子進了水,一腳踩下去,咯吱咯吱作響,但總比之前感覺好多了。
孟琰跟在後麵,連忙回答道:
“還不能確定,不過末將看城頭的大旗,似乎是換上了一個‘毌’字,莫不成是魏賊的荊州守將毌丘儉?”
“毌丘儉啊?”馮都護語氣頓了一頓,臉上有些古怪,“如果真的是他,那就怪不得了。”
孟琰聞言,頓時就有些驚奇:
“沒想到中都護還認識此人?”
“認倒是不認識,僅曾聞其名。”
雖然此時的毌丘儉還不算出名,但三國曆史上最大叛亂——淮南三叛——這等大事馮都護還是有些印象的。
淮南三叛中,一叛中的王淩不戰而降,三叛中的諸葛誕一直被圍城。
唯有二叛的毌丘儉能領軍北上,逼得司馬師調動了魏國的大半兵力前來圍剿。
同時此戰也成就了文欽之子文鴦的勇將之名。
“能入中都護之耳者,莫不成此人當真有過人之處?”
馮都護澹然一笑:
“就算他有過人之處又如何?難道還能擋天下洶洶之勢?”
言畢,轉頭吩咐道:“來人,牽馬過來。”
“孟將軍,且陪我前去觀察對岸如何?”
“末將豈敢不從命?”
安營紮寨這種事情,用不著馮都護親自看著,句扶還是能信得過的。
在親衛的護衛下,馮都護與孟琰騎馬來到丹水西岸,遙看對岸的草橋關。
此時原本架於兩岸邊上的木橋,早已被魏軍拆除,就連橋樁都被焚毀。
再加上丹水漲水,水麵比平日要寬闊許多。
咆孝的水流,從西麵的群山裡衝出,在這裡向南拐了一個近九十度的彎,直衝向南邊的群山。
然後又被南邊的群山所阻,再次折而向東,形成了一個凹口。
而草橋關,正好坐落在凹口裡麵,卡住關中與南陽的咽喉。
看著馮都護駐馬水邊,久久不語,孟琰主動開口道:
“中都護,依末將看來,草橋關雖不如武關險要,但也算是易守難攻。”
“再加上吾等對此地水流不熟悉,想要渡水,還須要小心為上,多加籌備才行。”
馮都護點了點頭:
“孟將軍所言甚是。”
說著,兩人又策馬沿著丹水走了一段路。
草橋關城所在的位置,估計就是最容易渡水的位置,地勢平坦,水勢較緩。
要不然,原有的木橋也不至於會建在那裡。
饒是如此,魏賊在東岸,仍以草橋關城為中心,沿著岸邊構築了一道防線。
每隔一段距離,就可以看到一個塢堡。
越是在容易渡水的地方,塢堡就越大,越密集。
馮都護繞了一圈,再次來到草橋舊址,看著對麵聳立的關城,開口說道:
“孟將軍,我欲請你以我的名義,給對麵的魏將送去一封信。”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中都護不自己寫,但能為中都護寫信,孟琰豈有不從之理?
“末將領命,敢問中都護,信上要寫什麼?”
“就寫一句話:君可知昔秦王翦兵出武關而滅楚之舊事耶?”
孟琰一聽,忍不住地心頭一跳:“喏!”
比馮都護提前一天趕到草橋關的毌丘儉,接到對岸派人送來的信後,冷笑一聲:
“馮賊好大的口氣,竟敢自比王翦!”
皆言馮賊文武皆世之頂尖,如今看這字跡,也不過普普通通,與名聲差得太遠了。
毌丘儉當場揮筆而就:
“王翦領兵六十萬,吾觀馮君兵不過兩萬,何以敢自比王翦?”
“儉不才,猶記昔李信領二十萬,最終領殘兵而歸。”
秦始皇欲滅楚,老將王翦直言“非六十萬人不可”,而新銳李信則認為“不過用二十萬”即可。
秦始皇認為王翦已老,未戰先怯,而李信則果勢壯勇。
於是派出李信與蒙恬領二十萬南下伐楚。
誰料李信先勝後敗,被楚將項燕大破秦軍兩營兵力,斬殺秦軍七個都尉,是為秦滅六國期間少有的敗仗之一。
秦始皇方知其錯,於是親自到王翦的老家,請王翦再次出山,並委以全國之兵六十萬。
王翦不負眾望,果然大敗楚軍,連項燕亦兵敗身亡。
馮都護寫信言王翦之事,就是想要告訴毌丘儉,魏國被滅必矣。
而毌丘儉的回信,則是認為馮都護太過自大,不過是李信之輩。
“中都護,此賊實是太過狂妄,不識時勢之徒!”
句扶和孟琰得知毌丘儉的回信內容,皆是怒氣滿麵。
馮都護卻是沒有在意,他的目光,在信的落款處停了好一會,這才語氣平澹地說道:
“果然是毌丘儉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