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他在接到諸葛瑾病重的消息後,多半是沒有做任何準備,甚至連衣服都沒有來得及換,直接就日夜兼程趕過來。
否則的話,斷然不會穿著不宜出遠門的華服來到這裡。
大概是父子連心,更大可能是諸葛融呼叫聲,叫醒了正陷入昏迷中的諸葛瑾。
但見一直沒有動靜的諸葛瑾,眼皮顫動了幾下,然後緩緩地睜開了眼睛。
“大人?大人?”
看到自家大人醒了過來,諸葛融下意識地降低了聲音,似乎生怕一個不小心,讓諸葛瑾又陷昏睡當中。
諸葛瑾並沒有立刻完全清醒過來,但見他乾癟的嘴唇動了動,喉嚨深處發出了模湖不清的“嗬嗬”聲。
好一會,這才響起了一個微弱的聲音:
“三郎?是三郎嗎?三郎來了嗎?”
“大人,是我,我來了!”
諸葛融抓住諸葛瑾乾枯的手,連聲說道,“大人,你怎麼樣?”
諸葛瑾有些吃力地偏了偏頭,想要看清幼子模樣。
諸葛融見此,連忙站起來,恭著身子,好讓大人能方便看到自己。
諸葛瑾雙灰暗而渾濁的眼睛轉動了一下,好一會才開口問道:
“合肥那邊,戰事如何了?你可曾見到元遜?”
諸葛融沒有想到諸葛瑾一開口就是問這個話,他愣了一下,然後又連忙回答道:
“回大人,孩兒從建業過來時,聽聞大都督即全琮)與兄長即諸葛恪)皆已領軍向東與陛下在巢湖彙合。”
“陛下仍在巢湖,沒有退兵嗎?”
“還沒有退兵,聽說正與賊人在巢湖對峙。”
“沒有退兵就好……咳咳咳……”
諸葛瑾突然咳嗽起來。
“大人!”
“唉!”諸葛瑾緩過氣來,一聲長歎,“吾怕是再不能追隨陛下左右矣!”
諸葛融聞言,不禁悲從中來,再也忍不住地落淚,帶著哭腔說道:
“大人,你莫要如此說,你安心養病,一定會好起來的!”
“壽元已儘,豈能強求?吾枕下有一封書信,後事如何安排,裡頭已詳細記之,你到時候按書信行事就是。”
諸葛瑾倒是看得開,他看向幼子,又說道:
“吾死後,隻須素棺斂以時服即可,事從省約,不可厚葬,切記切記!”
諸葛瑾才能不如其弟諸葛亮,但向來注重德行。
而其長子諸葛恪又醉心於功名,年紀輕輕就已經封侯。
次子諸葛喬過繼給了諸葛亮,才雖不及諸葛恪,但性業過之。
父子皆是質素,平日裡不重享樂,身無采飾。
唯有三子諸葛融,同時也是諸葛瑾最小的兒子,非但與其父大不相同,就是與其兄亦無相類之處。
性好奢華,喜錦衣繡服。
學文博而不精,習武又吃不了苦,喜歡與賓客投壺弓彈為樂。
可謂是上不上下不下。
不過身為富貴人家的幼子,受父兄之庇護,衣食無憂,兼之早早就注定了要繼承諸葛瑾的爵位。
諸葛恪已經封侯)
諸葛融作為一個標準的官二代,不用奮鬥,就可以富貴一生。
混吃混喝地過日子,倒也符合人之常情。
不過在諸葛瑾看來,幼子雖然在三個孩子中是最不起眼的,但勝在性情寬厚,孝順聽話。
元遜即諸葛恪)確實是才能出眾,且深得陛下信重,但過於鋒芒畢露,且性情剛愎自用。
日後怕是要為家族引來禍端。
正是因為知道兩個兒子的習性,所以諸葛瑾這才特意在榻前吩咐幼子要薄葬自己,低調一些,也好給他們多留些遺澤。
他給諸葛融交代完畢後,又呼喚道:
“子山可在?”
諸將中地位最高的步騭聞言,連忙走上前,輕聲道:
“大將軍,我在這裡。”
也不知是不是說了一些話,終於緩過氣來,諸葛瑾的精神似乎恢複了。
原本有些渾濁的目光,此時竟是變得發亮。
同時臉上還多了一些紅潤。
說話也變得流利起來:
“子山,我死後,記得立刻派出快馬,第一時間通知上大將軍。”
“還有,一定要在軍中大辦喪事,好讓魏賊知曉,我已不在人世……”
步騭聞言,心頭一震。
看著榻上已經變得乾枯瘦小的大將軍,步騭隻覺得喉嚨堵塞,一時間竟是說不出話來,隻能是重重點了點頭。
“以吾之命,換大吳取得襄陽,我諸葛瑾,又有何憾……”
此言一出,滿帳的將軍,皆是跪了下去,齊齊哭喊:“大將軍!”
延熙四年五月,吳國大將軍諸葛瑾在攻打柤中時病逝。
步騭按諸葛瑾生前吩咐,全軍更衣發喪,揚幡舉哀,諸將皆是素麻孝衣。
軍中失了主帥,步騭臨時接過全軍兵權,率軍後退。
柤中魏軍守將正在為吳寇的反常而擔心,如今驟然得到消息,原來竟是賊首諸葛瑾病死。
他大喜之下,又生怕是吳寇的詭計,直至看到吳寇開始退兵,這才相信諸葛瑾是真的死了。
“天佑大魏,天佑大魏啊!”
柤中守將喜極而泣,連忙派出傳騎,把這個天大的好消息送至襄陽。
然後再由襄陽傳至宛城、許昌、草橋關……
就在諸葛瑾病亡的消息傳遍整個荊州時,有傳舟從建業出發,帶著十萬火急的消息,送到一直呆在巢湖的孫權手裡:
“陛下,陛下不好啦,太子殿下薨了!”
“你說什麼!”
孫權驟然得聞噩耗,覺得腦袋轟地一下,耳朵也嗡嗡作響。
但見他象木凋一般呆在了自己位置上,好一會這才猛地站起身來,哪知才剛邁開步子,就踉蹌了一下,幾欲倒地。
原來是孫權雙腿發軟,一時站立不穩。
“陛下……”
“滾開!”
孫權雙目赤紅,一把推開想要上前來扶他的宮人。
他顧不得禮儀,踉蹌著走了幾步,伸手一把奪過報信的人捧著的奏章,急切地想要攤開來看。
偏偏手顫抖得厲害,好幾次都抖不開。
抖開以後,想要捧起來讀,那薄薄的絹帛如有千鈞重,讓他一直拿不穩。
“臣以無狀,嬰抱篤疾,自省微劣,懼卒隕斃。臣不自惜,念當委離供養,埋胔後土,長不複奉望宮省,朝覲日月,生無益於國,死貽陛下重戚,以此為更結耳……”
這是太子臨終前所寫的奏章,也可以說是遺書。
是孫登特意吩咐一定要等他死了以後再送到孫權手上。
他本想再拖延一些時日,想要等北邊戰事結事。
隻是最終還是撐不到那一日。
孫權才看到一半,便忍不住地淚流如注。
淚水滴答滴答地落到絹帛上,孫權大哭道:
“國喪明嫡,百姓何福!嫡之不在,吾心痛如絞……”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