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芝安排李憙前去平城,然後又立刻讓人請來長史諸葛喬。
自丞相去世後,馮某人成為中都護,乃是大漢領頭人物之一。
諸葛喬的日子,總算是比以前要好過一些。
比如說,不用再在那個滿是瘴疫,連冬日裡都有蚊蟲的南中呆著。
而是被調到了並州刺史府出任長史。
雖然說並州是個苦寒之地吧,但那也是要和誰比較來說的。
特彆是晉陽,可謂是北方少有的大城。
要不然能出王氏郭氏這些世家大族?
冬日裡冷是冷了點,但這不是有火炕和煤爐嗎?
特彆是煤,可勁造,不用心疼。
聽自己的阿弟說過,雁門塞以北,地下全是煤,大漢就是挖個幾百年都挖不完。
反正民用煤又不像阿弟所建的那些工坊用煤那樣,沒有太多的要求。
想燒多少燒多少,想燒多旺燒多旺。
所以呆在晉陽,可不比呆在南中舒服多了?
諸葛喬得知刺史召喚,第一時間就趕過來:
“使君,可是有事找我?”
鄧芝既是諸葛喬的上司,同時也算是長輩,自然不會跟諸葛喬過多客氣,當下就把事情說了一遍。
說自己要前往雁門塞一趟,讓諸葛喬留守晉陽,囑咐他務必要小心謹慎行事。
諸葛喬一聽此事,同樣是大驚失色:
“如此大事,使君何不給中都護去信?好歹也讓中都護早做一些準備才是。”
事情未明之前,確實不應該驚動各個方麵。
特彆是朝廷那邊。
否則的話,代天子牧民,不就成了一句空話?
作為刺史,如果僅是空穴來風之事,就忙不迭地上報朝廷。
往輕裡說是不夠穩重,往重裡說是才不配位。
但私下裡跟阿弟透露,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聽到諸葛喬的話,鄧芝有些含湖地說道:
“此事若是由吾修書與中都護,動靜未免太大。”
說到這裡,他看了一眼諸葛喬,住口不語,一切儘在不言中。
鄧芝現在是以右衛將軍的身份出任並州刺史。
放眼整個大漢,已經算是少有人能與之相比。
豈能為了一件隻是在猜想中,現實尚未發生的事情,就寫信給中都護告急?
不嫌丟身份失麵子。
可惜的是,諸葛喬是個老實人。
他愣了一下,一時間沒有醒悟到鄧芝話語裡的意思。
兩人呆呆地對視了好一會。
諸葛喬這才有些訥訥地說道:
“使君的意思,這個信讓我來寫?”
鄧芝咳了一下,隻得提示道:
“伯鬆啊,你與中都護情如兄弟,平日裡寫家書往來,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信裡總也有談到並州吧?畢竟中都護可是平城縣侯呢,那平城,可不就在晉陽北邊?”
話說得這麼直白,諸葛喬總算是聽出來了。
鄧使君的意思是,讓自己寫封私信給阿弟,順便說起這個事。
諸葛喬連忙說道:“喬明白了。”
鄧芝這才鬆了一口氣。
智如丞相,其子竟是如此樸質,難得,難得啊!
“如此,在老夫離開的這些時日,刺史府上諸事,就麻煩伯鬆了。精華\書閣首發更新~~”
“不敢,使君有托,喬一定會謹慎小心行事。”
鄧芝點頭,又讓人喚來刺史府各曹主事,給他們一一交代清楚。
然後這才安排車駕人馬,然後出城北上。
晉陽城距雁門塞足有四百餘裡,而平城至雁門塞,卻不足三百裡。
故而李憙雖提前一天出城,同時還是輕騎快馬。
。(本章未完!)
第1212章調兵
但鄧芝到達雁門塞的第二日,王平後腳就緊跟著到來。
鄧芝親自來到塞下與王平見麵:
“王將軍,久違了!”
王平連忙行大禮:
“平何德何能,能讓使君親自前來迎接?”
時間緊迫,軍情緊急,鄧芝哪有心情跟王平客套?
他上前親自扶起王平:
“王將軍,如今並州安危,係於將軍,莫說是要讓吾前來迎接,就是讓我擺酒設宴,那也是應當的啊!”
王平一聽,心裡一驚:
“使君這是何意?什麼並州安危?”
“雁門郡的胡人,仰慕大漢,如稚子奔父母。塞外胡人,亦是不斷前來投靠,何危之有?”
“就是幽州賊人,現在亦是疲於劉將軍即劉渾)的襲擾,無暇西顧。”
在王平看來,並州現在可謂是欣欣向榮,牛馬成群,百姓安定。
何來什麼安危之說?
鄧芝拉著王平,向著塞內走去,急聲道:
“王將軍,並州之危,非在外,而在內是也!”
“走走走,待入了關上我與你細說。”
並州屬於邊州,再加上鄧芝右衛將軍的身份,刺史府是可以調動州內兵力的。
原本在河東都督府沒有成立之前,並州刺史府所轄的上黨,因為與魏國腹心之地相接,故而布置有不少兵力。
誰料到魏延一出任都督,就接管了上黨。
並州刺史府直接控製的兵力,一下子就少了大半。
這也是鄧芝不喜魏延的原因之一。
鄧芝雖然可稱得上是“堅貞簡亮,臨官忘家,賞罰明斷,善恤卒伍”。
但他同樣有缺點。
那就是生性好強,不飾意氣,少與士人相交,而且有些貪戀權力。
魏延把原本屬於並州刺史府的精兵拉走大半,他心裡自然高興不起來。
而原本劉渾所領的胡騎,有一部分是來自於並州胡人,也屬於並州刺史府所轄。
可惜這支胡騎現在正在塞外騷擾幽州,截斷幽州與胡人的馬匹交易渠道。精華\書閣·無錯首發~~
所以現在鄧芝所能指望的,就剩下王平所統的護鮮卑校尉府。
隻是護鮮卑校尉府名義上在並州刺史府之下,但它同時也受中都護府的直轄領導,具有一定的自。
若是護鮮卑校尉與並州刺史不和,那麼並州刺史十有八九是彆想調動護鮮卑校尉府的兵力。
就算是能調動,也得先讓中都護府出具調兵令。
但凡事都是講事急從權。
若是護鮮卑校尉與並州刺史關係融洽,那麼在事發突然的時候,兩府可以一邊調兵的同時,一邊向長安報告事由。
很顯然,此時的護鮮卑校尉府和並州刺史府,因為中都護馮某人的關係,雙方的合作,還是比較緊密的。
王平得知鄧芝對南邊有所擔憂後,霍然而起,抱拳慨然道:
“中都護來巡邊境時,曾與末將說過:護鮮卑校尉府之所以要看護鮮卑等胡兒,最終是為了安民保境,護家衛國。”
“並州不隻北有胡兒,東與南亦有賊子,故而護鮮卑校尉府除了要看住胡人,也要儘量配合使君防備賊子。”
“如今看來,中都護果真是所見深遠。上黨若當真有亂,平自不敢坐而視之。”
鄧芝聽到王平這個話,激動地跟著站起來,大喜過望:
“原來中都護早就與王將軍說過這些話,看來某這心裡的石頭,總算是可以落地了!”
王平又說道:
“隻是使君,若護鮮卑校尉府的將士要入塞,須得有事由,卻不知使君將以何名義召吾領軍入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