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聽得全公主垂詢,早就有所考慮的他回答道:
“公主眼下所欲者,不外乎想要阻止王夫人登後位,而欲阻止王夫人,就需要知曉陛下心中的真實想法,對也不對?”
全公主連連點頭:“然也!”
呂壹笑道:
“若是換作他人,敢問壹如何揣摩陛下聖心,壹早已執之告於陛下。”
“但公主乃是陛下親女,又受陛下所喜,欲知陛下之心,乃是為人子女,欲為父母解憂耳,臣自不敢不從命。”
全公主一聽,頓時就是喜笑顏開,連連點頭:
“沒錯沒錯,正是如此。”
呂壹這才接著說道:
“陛下聖心,實非臣下所能揣摩,壹性粗陋,一愚之見,隻盼公主莫嫌汙耳。”
全公主急切地說道:
“還請呂中書快說才是。”
呂壹點頭,說道:
“昔前太子鎮守武昌裡,丞相即顧雍)欲請立二皇子即孫慮)為王,陛下拒之,此可謂聖心不可揣也。”
“後尚書仆射與丞相商議,繼續上書陛下,言二皇子可為鎮軍大將軍,出守一方,以光大業,力勸陛下,陛下這才允許。”
全公主聞言,就是一愣,不知道這呂壹說這個話,究竟是個什麼意思。
呂壹也不解釋,意味深長地對全公主說道:
“如今陛下既新立太子,上大將軍又上疏立後,唯有諸皇子,按禮製,本應封王,為國之腹心爪牙。”
“然則太子為諸皇子長,不為弟謀;上大將軍為國之柱梁,隻顧附勢。”
“全公主既是陛下長女,又是諸皇子長姊,當為陛下補陋漏,為諸弟仗言才是啊!”
全公主聽到這裡,更是有些稀裡糊塗:
諸皇子封王,與立後又有什麼關係?
隻是她又不好明問,免得露怯,隻得耐心繼續聽下去。
呂壹看到她還是沒有反應過來,於是又再次提起了前太子孫登:
“昔前太子鎮守武昌,二皇子甫一成年,就須得外守一方。後鎮軍大將軍在半州病亡,陛下為之降損,悲痛難食,前太子晝夜兼行,前來安慰勸諫。”
“後住十餘日,陛下欲遣其西還,前太子深自陳乞,以久離定省,子道有闕為由,又陳陸遜忠勤,無所顧憂,懇請留下,陛下這才讓前太子留在建業。”
全公主的呼吸頓時就是微微一滯。
她隱隱間似乎抓到了什麼。
呂壹語重心長地說道:
“公主啊,前太子深受陛下寵信,又受百官愛戴,猶不得不儘其心思,也要留在陛下身邊,何也?遠近有親疏是也!”
全公主忍不住地請教道:“先生是說……”
呂壹放低了聲音:“諸皇子封王,賞賜最重,留在陛下身邊最近者,便是陛下最喜愛者是也。”
全公主猛地醒悟過來!
呂壹根本就不是在說立後之事,他根本就是欲支持彆的皇子與太子爭位!
這可是奪嫡!
“公主,王夫人所仰仗者,乃是太子。就算吾等能阻止她一時,難道待太子登基,我們還能阻止天子呼之為太後?”
呂壹眼中閃著陰冷的光,道出了這一場宮鬥對手的本質。
校事府權勢最煊赫的時候,他連前太子孫登都曾圖謀過。
何況如今宮內有潘夫人,宮外有全公主,對手還是一個初入東宮位,腳跟未穩的太子?
最重要的是,陛下在立後一事上的曖昧態度,給了呂壹一個大膽的想法。
陛下心裡其實早就對上大將軍有所不滿。
上大將軍勸立三皇子為太子……
上大將軍又勸立太子之母王夫人為皇後……
可是陛下對立王夫人為皇後一事不置可否……
那麼是不是可以說,陛下對太子,其實也沒有那麼滿意?
與其治標,不如治本!
看到全公主仍在猶豫,臉上有驚懼不定的神色,呂壹安慰道:
“公主,其實在此事中,你僅僅是給陛下補漏的好女兒,給諸皇子仗言的好阿姊,何懼之有?”..
“吾等隻須靜觀後效,再順陛下心意行事即可,無憂也!”
全公主一聽,這才恍然:
對啊,諸弟封王,本就是禮製,誰也挑不出毛病。事成之後,若是有人有能力挑戰太子之位,那也是太子的麻煩,與我何乾?
同時她提出最後一個問題:
“可是按禮,皇子封王就國,多是在成年之後,如今諸皇子中,隻有四弟符合,當如何?”
呂壹不以為意:
“公主,此等大事,豈能說是一蹴而就?當徐徐圖之。”
“且若是陛下中意某一位皇子,難道四皇子封王,就不能以其他理由賞賜剩下的皇子?由此說不得就可看出些許端倪。”
全公主深以為然。
季漢延熙五年,吳國赤烏五年,八月。
大都督全琮帶頭上疏,建議封諸皇子王爵,孫權以天下尚未安定,不宜尊寵妃妾皇子為由拒絕。
然全琮不氣餒,繼續上疏,隻言按禮製,就算陛下不冊封所有皇子,亦應當封成年皇子為王,以正國本。
孫權這才同意立四子孫霸為魯王。
然後孫權接下來的舉動,給了全公主及呂壹等人,一個在夢裡都笑醒的大驚喜:
魯王初拜,猶與太子同宮室,禮秩未分。
意思就是孫和孫霸雖各為太子和魯王,卻沒有禮儀上的上下之分,在同一宮室中飲食起居,沒有什麼區彆。
也就是說,魯王與太子是平起平坐的。
全公主和呂壹在幕後偷笑,吳國朝中群臣卻是炸了鍋。
時任尚書仆射的是儀,同時兼任魯王傅,第一個跳了出來,他給孫權上疏道:
臣竊以魯王天挺懿德,兼資文武。當今之世,宜鎮四方,為國藩輔。宣揚德美,廣耀威靈,乃國家之良規,海內所瞻望。
意思就是魯王很牛逼,文武全才,陛下應當派他去鎮守四方,做國家的藩輔。
表麵上是讚揚魯王,實則意思卻是讓他快點滾出建業,不要再賴在京城。
魯王傅的反手就是一個背刺,當場就刺得魯王孫霸差點吐血。
剛被封王的喜悅,頓時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老子好好地呆在宮中,又沒有礙著誰,你讓我滾出京城?
再說了,你可是魯王傅!
你不站在寡人這邊,居然要趕我離開建業?
幾個意思!
ps:
孫霸之母,曆史有所爭論,有說是王夫人,有說是謝姬。
這裡取謝姬為母。
畢竟以全公主與王夫人的怨恨,後麵又去支持她的兒子,太過曲折,作者箘懶得去圓這個。
(本章完)
.yeian.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