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 堂堂正正_蜀漢之莊稼漢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遊戲競技 > 蜀漢之莊稼漢 > 第1374章 堂堂正正

第1374章 堂堂正正(2 / 2)

不過話又說回來,弘農東接雒陽,西連關中,北邊與河東相望,算得上是一個戰略要地。

弘農王氏挑選這個時間點站出來,不得不說,世家大族的眼光,還是很毒辣的。

不過也是好事,至少雒陽的駐軍,能憑空多出一批糧草。

王含對弘農王氏不關心,但畹幕八耍?

這個王士治,估計被中都護府參謀團列入了觀察名單。

非武學院出身,卻又有誌於從軍的有才郎君,想要施展平生之誌,參謀團就是最好的途徑。

不然,那就隻能從最底層的兵卒一步一步做起,能不能熬得出來還是另說。

畢竟陣前廝殺,賊人的兵器可不會因為你多識幾個字就會區彆對待。

一刀攮進去,都會倒下。

眼前這位王郎君,看起來年紀不小了,就算是進入武學院,估計也是隻能選擇三個月的進修班。

如果能進入參謀團,那就不一樣了。

與王含交談過後,馮大司馬沒有過多停留,馬不停蹄又向著下一站――上黨――匆匆趕去。

相比於對此戰有所疑惑的王含,同樣是被馮大司馬一手提拔起來的石苞,則是拍著胸口表態:

上黨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隨時可以從太行陘和白陘進攻河內。

石苞的表態,讓馮大司馬有些意外。

不管是薑維還是王含,都曾對眼下出兵河北提出過自己的疑問。

唯獨到了石苞這裡,既沒有對冬日出兵河北有一絲異議,也沒有對在冬日裡通過太行八陘這等難行險道提出疑問。

馮大司馬不由地有些好奇地問道:“仲容對此戰有何看法?”

石苞對馮大司馬這個話,臉上泛起詫異:

“大漢必勝,豈有疑耶?”

“哦?”馮大司馬看到石苞這般理所當然的神情,臉上的神情比石苞還詫異:

“仲容有何高論?”

我都沒有這個信心。

沒想到石苞居然當真侃侃而談起來:

“兩軍交戰,不外乎天時地利人和。如今天下群賊四起,但大漢仍是天下之正,大義名份所在,此可謂天時。”

“並州,天下屋脊是也。東瞰河北,南俯中原,如今漢攻賊守,太行數陘,皆可通行,賊人就算是能依關隘守得一時,然則豈不聞久守必失之理?此可謂地利。”

“自大漢討賊以來,賊人先失涼州,再失關中,又失並州河東河南,君臣失和,權臣相爭,不是仇敵,勝似仇敵。”

“賊人治下百姓,衣不遮體,食不果腹,士吏無不引頸望西,渴慕歸漢,如大河奔海而不可收。”

“反觀大漢,明君在位,仁愛有義;賢臣在庭,治國運籌;猛將在軍,銳不可當;百姓在野,鼓腹謳歌。此可謂人和。”

“天時地利人和皆利,豈有不勝之理?”

聽到石苞這一番話,馮大司馬不禁拊掌而歎:

“仲容此言,委實是讓吾心大定。”

不待石苞謙虛,馮大司馬又略帶有感歎的語氣說道:

“太行八陘,三陘在上黨,故而上黨在此戰中,至關重要,我原本還有些擔心這裡,如今看來,吾無憂矣。”

“鎮南將軍不日將會渡過大河北上攻打河內,上黨這裡,我就全權交給你了,你可見機行事,呼應鎮南將軍在河內的行動。”

石苞大喜,行禮道:

“喏!末將必不負大司馬重托!”

馮大司馬看向自家門下這個有惡狗之稱的男人,臉上露出笑容:

“我相信你。”

河東上黨的世家大族,都說石仲容是隻會咬人的惡狗,但馮大司馬知道,他的軍略,同樣是難得。

遙想當年此人初見自己時,就一口道破了曹真的意圖。

這幾年鎮守上黨,不但把魏延留下的爛攤子收拾乾淨,同時還把上黨的地頭蛇收拾得乾乾淨淨。

如今長安北邊的通邑也好,更北邊的九原也罷,不少人口都是來自河東和上黨。

上黨的將士,也已經擺脫了上黨一役的陰影,士氣可用――若非如此,石苞也不敢說出隨時可進攻河內的話來。

確定上黨做好了準備,馮大司馬這才向著最後的目的地太原而去。

太原之東,有一陘,名曰井陘,同時又被稱為天下九塞之第六塞。

《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塞?太汾、冥厄、荊阮、方城、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兵仙韓信的“背水一戰”,也正是發生在這裡。

秦始皇的靈車,也是通過井陘回到鹹陽。

因為井陘,有始皇帝下令開通的秦直道,所以它也是太行八陘最好走的陘道。

如果說,非要從太行八陘中挑選一條陘道,攻打河北,能夠勉強通行車駕的井陘,就是最好的選擇。

馮大司馬來到太原,很明顯就是要坐鎮晉陽,親自督促大軍,從井陘進軍。

鎮東將軍關索,征南將軍趙廣,典軍將軍王平,已經提前領軍聚於晉陽。

如果再加上與薑維同守雒陽的柳隱――除了遠在江州接替陳到守永安的張嶷沒有參與這一戰――馮鬼王麾下的風林火山四大將,已經算是到齊。

四大天王有五人,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

特彆是四大將裡公認排名前二的關索與趙廣兩人,皆在晉陽,就不難看出,馮鬼王這一次的主攻方向。

馮鬼王從關中東渡大河開始,似乎也絲毫沒有掩飾自己的意圖。

在晉陽城外,馮大司馬接見了以鎮南將軍為首的眾多將領,包括匈奴小王子劉渾,以及鮮卑部落族長禿發闐立。

甚至在進入晉陽城後,還接見了太原的士吏百姓。

若非城外營寨林立,大軍雲集,說大司馬是巡視太原,與民同樂恐怕都有人相信。

絲毫沒有任何掩飾的行程,自然被細作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鄴城的司馬懿耳中。

讓這些日子一直都在關注馮某人消息的司馬懿,非但沒有鬆一口氣,反而是眉頭越發緊鎖。

大軍想要從並州越過太行山,選擇井陘確實是最好的辦法。

畢竟就算是國士無雙的淮陰侯,也同樣是選擇了井陘。

傳聞馮某人手裡有《武安君兵法》,曾被淮陰侯所注,如今做出與淮陰侯同樣的選擇,倒也合乎情理。

隻是……

為什麼老夫總覺得有哪裡不太對呢?

司馬懿捋了捋已經變得有些稀疏的胡須,眉宇之間,已經出現了深深的溝壑:

觀馮賊曆次領兵,無不是陰險狡詐,讓人防不勝防。

街亭兵貴神速,安定兵分兩路,蕭關出其不意,並州轉戰萬裡,抄人後路……

像現在這般,堂堂正正,不加掩飾,若對麵是諸葛孔明,那倒是合情合理。

可為什麼明明合情合理的事情,放在馮賊身上,就讓人覺得有些不合理起來呢?

難道,馮賊真的想要堂堂正正拿下河北?



最新小说: 殷總馬甲千千萬,夫人撒嬌掉一半 骷髏先生有點強 我不叫鬥煥,打的邪神財閥直叫喚 全球古武 嬌軟小丫鬟蓄意勾引,帝王已淪陷 小金曆險記:七貓 鹽俠 三國:貂蟬是刺客?甘夫人要幫忙? 一段樓梯 春風何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