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學校如果要栽培老師的話,絕大部分都會選擇進修的方式。
比如把某某老師直接送到高等學府進修,二次深造之類的。
學校每年都會有進修的名額,不過對於陳楚而言,其實所謂的進修對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是有限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多一層鍍金,當然,一些老乾部也會過去參加,就當是放假。
這事情陳楚自然也能做主讓洛常青去,隻是陳楚覺著進修的方式意義不是很大,當然,鍍金還是有必要的。
哪怕陳楚並不注重這些,可是,彆人注重,教局注重。
要提職稱的時候,這些其實都算是指標。
所以,該進修的時候陳楚也不會阻攔。
當然,隻會讓真正有能力的人去進修。
而陳楚的栽培方式其實已經有思路了。
等到培訓結束了之後,陳楚打算直接在會議室做出一個臨時的辦公室出來。
姑且將其定義為學習小組。
其實陳楚想讓所有老師的辦公室都搬到會議室去,不過那樣就顯得過於詭異,而且對於教學工作來說更有負擔。
所以就先抽出一部分的優秀教師出來組成學習小組,在會議室之中辦公交流。
有著史詩級擺件的加持,很容易進入忘我狀態。
當然,這個學習小組肯定不是固定的,而是滾動的方式。
比如差不多到了一定的時間就可以讓其他人來。
而眼下陳楚要著重栽培第一批的教師好苗子,然後樹立成典型和榜樣。
雖然他現在就是一中教師的典型與榜樣,不過陳楚自己心裡麵也很清楚,他這個榜樣根本沒有人能夠學得來,畢竟人家也沒有係統這玩意兒,所以其實本身沒有多少的意義。
但是洛常青這一批如果樹立成榜樣了,那意義可就大了。
因為榜樣與自身的距離不會太遠,有可實現的機會。
這事情倒是好操作,不過眼下肯定是得挑出一批和洛常青一樣具有成長為特級教師資質的苗子。
偌大的一中,那麼多的教師,陳楚覺得肯定不止洛常青一個。
所以,來到了教務處,陳楚繼續觀察成績。
看看有沒有類似高一六班這樣,成績提升比較異常的。
彆說,還真找出來了幾位,隻是成績提升沒有洛常青他教的那個班如此誇張,但是相比較於之前的測試成績來說的確是漲幅極大的。
陳楚將這些任課教師都記錄了下來,讓陳楚略感詫異的是,這些人之中絕大部分都是實習教師,老教師占比極少。
陳楚想了想,倒是琢磨出來了其中的因素。
因為老教師們已經有了自己固定的教學經驗,並且一定程度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
這種情況下的確是很難發生太大的變化。
但是剛剛轉正的教師們是反過來的,說白了,在教學工作上還幾乎是白紙一張,所以很容易受到老前輩們以及忘我狀態的影響。
當然,一切剛剛起步,暫時還不能輕易下結論。
即便如此,陳楚亦是身心愉悅。
“應該用不了兩三年的功夫,整個一中的師資力量肯定媲美昆海一中的水平!”
先定一個小目標。
把江南一中從市重點中學打造成為省重點中學!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