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算是陳楚第一次妥協了。
得虧這也不是什麼貪汙受賄之類的嚴肅問題,而且泄密的文件並不屬於紅頭文件,不然這一次陳楚也救不了孫主任。
至於計劃組那邊會給與什麼處分,陳楚也不想管,何況,他現在的情況也不適合插手了。
目前造成的情況並不算嚴重,隻是拖延了進度。
對陳楚的影響自然也是有,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說,陳楚和孫主任之間並不存在職務聯係,大家都知道陳楚和孫主任屬於是自己人,可問題兩個人之間可沒有任何的利益牽扯,想拿這事情找陳楚麻煩都有點牽強。
計劃組那邊會重新安排個負責人來處理鄉鎮教育支持計劃的項目,奈何這事情關係重大,不然陳楚真想爭取一下,讓文秘三大將來直接接手。
不過,這種事情肯定是不會同意的。
當然,本質上文秘三大將已經開始介入這次的教育實驗小組的全盤計劃之中,但說是文秘三大將,但是陳楚看這些文件的處理方式和風格簡直滴水不漏的,感覺不太像是文秘三大將的處理風格,更像是周峰的。
十有八九是周峰插了一手。
這……其實也好。
文秘三大將要成長起來確實還需要一個更為合適的引路人。
陳楚感覺自己不太行,他做事情雖然還算穩當,但是漏洞太多,而且比較依賴人脈關係,但周峰做事情是能夠將所有可利用的資源都利用起來,最離譜的就是,敵人的行動都是可能受周峰指揮的。
所以讓周峰來成為文秘三大將的引路人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挺好,有這些孩子在我大後方給我支持,應該是沒什麼後顧之憂了。”
陳楚可沒想著自己把所有的事情全給包了。
缺心眼啊!?
西南三省多少家學校,自己全包了那不累死?
腦瓜子都得整炸了。
有係統也不能這麼折騰啊!
再說學生可都是自己的親信,信任度直接拉滿,辦事能力自是不必說,最重要的是,幫助自己的同時還能夠給文秘三大將刷一波經驗,何樂而不為的事情呢?
自己這個做老師的,總算是能享受享受回報了。
回到江南教局之後,孫主任的事情陳楚暫時是拋之腦後了,讓計劃組那邊處理,他還是得把心思繼續放工作上。
而且相對來說,孫主任負責那事情還隻是小事,隻是想辦法給各鄉鎮的學生們提供一個能夠安穩學習的環境而已。
陳楚真正要解決的問題還是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
新安鄉這些鄉鎮倒是不差,授課老師不少,但是離江南越遠越偏僻的鄉鎮,老師的數量就越來越少,雖然也有不少的特崗教師,但很現實的一點,特崗教師都有個時限性,續約率不高,大多都是在考城編或是考公,少數才會選擇留在鄉鎮上的教編。
雖然鄉鎮上有一定的補貼,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之常情,這一點陳楚也能理解。
關於這個問題,學生們倒是給出了一個相對合理的解決方案,陳楚覺著沒問題,結合了一下,之前昆海研究所成立的基金也派上了用場。
沒有遲疑,著手開始去根據各鄉鎮學校的情況去設計解決方案。
當陳楚再次全身心投入工作之時,七班人也在為了自己的保送而發起了最後的衝刺。
畢竟沒保送的也就那麼最後幾位了,而且基本都紮堆在了昆海研究所等著自己的研究報告出來,當然,除了被研究的同時,莊柔和李易陽已經根據目前現有的情報開始安排眾人的學習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