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陽趕緊檢查著他的信息素乾擾裝置,而一旁的輔助人員們瞧見杭陽在那鼓搗設備也沒有吱聲,而且一個個滿臉都是信賴的表情。
這些輔助人員都是江南農科所的人員,跟著杭陽一塊來治理蝗災的,而且杭陽的這個信息素乾擾裝置的威力,他們也是親眼瞧見過的。
效果可謂是非常明顯!
本來江南農科所那邊被許超搞了一大堆的花花草草之後本來就挺招蟲子,夏天一到更是不得了,所有人都成了農科所蚊子的衣食父母,可謂是飽受摧殘。
然而自打杭陽這個信息素乾擾裝置第一代實驗成功了之後往農科所一放,基本上就瞧不見什麼蚊子了,當然,蚊子是瞧不見了,其他昆蟲也不見了蹤影,什麼蝴蝶蜜蜂都沒了。
這第一代的信息素乾擾裝置明顯是無差彆攻擊,針對所有昆蟲進行了信息素乾擾之後直接強行驅逐出境了,所以這第一代設備肯定是不行的,蚊子沒了還是小事,這農科所裡麵一大堆許超培養出來的植物品種可都是需要昆蟲來完成授粉過程的。
你這全給攆走了可不行!
所以在第一代設備的基礎上,杭陽開始了第二代設備的研發,差點把腦袋給薅禿了,終於是把第二代設備給研究出來了。
第二代設備已經能針對某種昆蟲進行信息素的乾擾而不影響到其他的昆蟲,但問題也比較明,那就是乾擾範圍小,釋放出來的信息素也不太足夠,即便如此,效果也比較明顯,隻驅逐蚊蟲一類的,幫助授粉的昆蟲則是可以不受影響。
反正為了這第二代設備,杭陽都跟各種昆蟲學者們跑了不知道多少趟。
畢竟杭陽本身並不算是專業的昆蟲學者,要加深對各種昆蟲的了解還是得找真正深耕於這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們。
在杭陽不懈的努力之下,第二代設備進行了新一輪的改善,擴大了影響範圍,而且針對的昆蟲種類也增加了不少。
但偏偏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二代信息乾擾裝置失靈了。
這個節骨眼上真要是翻車了,杭陽怎麼有臉回去江南農科所見許超?
來的時候杭陽可是拍著胸脯打包票的,這一次一定給江南農科所露臉!
眼下這情況,露臉自然是板上釘釘了,就是不知道是長臉還是當個顯眼包了。
杭陽表麵上穩如老狗,實則慌得一批。
他已經檢查過設備了,然而設備根本就沒有任何問題,正常的工作狀態。
這車翻得杭陽自己都莫名其妙!
啥情況啊?
明明設備都正常運轉了,可是也沒瞧見四周的蝗蟲有啥動靜!
杭陽仔細一尋思,應該可能不是設備的問題,而是蝗蟲的種類問題。
今年的蝗災明顯不同以往,具備極強的攻擊性,數量也比以往的要多得多,這種情況下極有可能是變異種。
所以大概率是沒有這種蝗蟲的數據。
每種昆蟲大多對應著一類信息素,而現在明顯是遇上了特殊的情況。
但問題是如果要對這種蝗蟲進行數據分析和錄入,可能需要很久的時間,而且需要相關的學者進行合作,然而眼下杭陽都已經把設備拉到現場來了,就算是找借口,但是也蠻丟人的。
杭陽可不想當顯眼包!
心思一轉,那就隻能是搞點小動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