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伯父的故去,教會了妹夫人情世故。這當真是一點都不是好話題。
偶爾薑二姐夫會同周瀾一起回府,拿著自己的問題去找文齋先生,不過每次二姐夫都不太淡定。
先生說的話,要不是有常樂幫著記著,估計二姐夫根本就沒有記住多少。
薑二姐夫的心思都跟著文齋先生飄走了。
常樂都說,二姐夫這樣的學習態度,真的可以嗎?
先生作為被崇拜的那個也有點吃不消,虧得歲數大了,這要是換做年輕的時候,先生怕是要誤會薑二姐夫的。
至於薑二姐夫的學識,同詩文,先生是這麼評價的,想必還是刻苦了的。至於如何,那真的需要聽的人去悟。
常樂同薑常喜就覺得先生在說二姐夫作詩沒有天分。
周瀾就挑眉,先生就說了一個刻苦,你們怎麼就能給解讀成這樣?
不過自己也得承認,可能先生就是這個意思。
周瀾在縣學裡麵還認識了一位好友,同他一塊縣試的李金瓊,兩人如今同窗,很是合得來。
不過李同學更喜歡問周瀾關於薑小郎君的事情,人家是常樂的粉兒。
這位可是目睹了常樂送周瀾這個姐夫去考試的全過程的。
李金瓊同窗說了,現如今傳唱的那些版本,都少了薑小郎君的氣魄。
周瀾能說什麼,為了這個也不會把你帶回家的。常樂會翻臉的。
這位李金瓊同窗,名字不是按著寓意一樣,生活中都是黃金和美玉,而是缺了黃白之物,而是走了諧音梗‘精窮’。
而周瀾就是在這位同窗身上看到了淡然的好品質。
同窗境況不好,可半點不為自己的生活狀態所困擾,也不會在意同窗們的眼光,該做什麼就做什麼,這份心性,讓周瀾折服。
偶爾要把府上的烤鴨帶給這位同窗一隻。
同窗的心性那是真的好,拉著周瀾一起兩人找個亭子一起吃烤鴨,還感懷到:“夫子們都未見的有我這份殊榮,三兩天就能吃到府上的美食。”
周瀾:“李兄謬讚了,你若是喜歡,隻管去府上就好,內子很是好客的。”
李金瓊:“周賢弟好福氣,年紀小小就已經成家了,府上有內當家管著。”
周瀾:“李兄你也是有未婚妻的人,若是羨慕就趕緊去嶽家提親,莫要耽誤了姑娘家的好年華。”
李金瓊歎口氣,烤鴨都不香了:“我如今家徒四壁,拿什麼娶親。”
周瀾:“李兄平日看著豁達,淡然,怎麼說到成親的問題,卻如此優柔寡斷,既然已經定親,成親不過是早晚的問題,嫂子久居娘家,難道就能好過一些嗎。”
大齡姑娘的煩惱,怕是李兄不太明白。
李金瓊卻閉口不談了。明顯這不是一個現階段能夠解決的問題。而且不是這位李兄想如何就如何的。
周瀾避開這個話題:“府上還有果脯,不知道李兄喜不喜歡甜口。”
說的當真是一片赤誠。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