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瀾那邊好歹有先生,老嶽父撐場子。
薑常喜這邊,她一個比彆人家小娘子還小的新媳婦,同一群三五十歲的夫人,老夫人一起說話談天,當真是讓彆人不好開口,話題總是有點放不開。
可讓她去招待那群沒有成親的小娘子,又小瞧了周大奶奶。
這就是還不能太成功的融入,這群夫人們還是沒有忽略掉她的年歲。薑常喜很憂愁,自己太嫩了。
幸虧李郎君的新媳婦沒有一會就過來了,一起來的還有一群同窗家眷們,雖然歲數上依然比薑常喜大上許多,可好歹能一起帶一帶。
其實對薑常喜來說,真沒有這方麵的煩惱,關鍵是這些夫人老夫人們太放不開了,覺得她還小。
李郎君的新媳婦看到薑常喜,很是親近:“周家弟妹。可有什麼是我能幫襯著做的。”
薑常喜:“李家嫂嫂,我年紀小,怕是有照顧不周全的地方,還請李家嫂嫂幫襯我招呼一下諸位嫂子。”
李郎君的新媳婦:“弟妹客氣了,那是自然。”
人家也不光是說客氣話,當真是儘心儘力的幫襯著薑常喜一起招待客人,很有幾分自家人的氣勢。
薑三夫人都偷偷的詢問薑常喜:“是姑爺交好的同窗家眷嗎,什麼時候的事情。”
薑常喜:“李家嫂嫂成親的時候,我還去當過儐相呢。”
所以人家儘心儘力可能隻是在回禮。薑三夫人就不在多說什麼了。
薑二娘子有點不高興,這人誰呀,怎麼比她還賣力氣,可也知道,今日太忙了,多出來這麼一個人幫襯著招待客人,她們確實輕鬆不少。
一場宴席能夠看出來的問題太多了,比如親疏遠近。
薑大夫人掃一眼,眼神都有點晦暗,竟然不知道二房同三房什麼時候這般交好了。
以往兩個小娘子沒有出嫁的時候,二房三房基本上都是水火不容的。
誰能想到還能看到他們姐妹這般光景。若是二房三房聯合起來,在府裡,大房的勢頭就更弱了。
再看看薑二夫人跟著薑三夫人身邊,幫著招呼客人的模樣,薑大夫人很難不多想的。
今日大貴做的菜有幾道都是為了體驗醬香味道,整張桌子上都是醬香濃鬱,醬悶大骨頭,肉爛筋軟,香味撲鼻。
醬茄子,色澤鮮亮,外酥裡嫩,就連桌子上的魚都是黃豆醬燉出來的。
彆人或許就吃個新鮮,覺得周大奶奶莊子上的宴席,味道雖然好,可到底有些粗獷,不夠精細。
可那幾位大酒樓的掌櫃就不一樣了,這就是商機呀,尤其是今日來這周大爺莊子上用飯的諸位,說不得明日去酒樓就要點這幾道菜呢。
這年頭但凡家底能夠傳三代以上的,差不多都有個好舌頭,真吃的出來。
薑常喜也大方,送回禮的時候,人家把這些醬香味道的菜譜都一起奉送上了。這可回禮可重了。
薑常喜樂嗬嗬的:“冬日裡沒什麼新鮮的菜色,除了蘿卜就是白菜,能多出來一個口味也是好的,隻要大家不嫌棄就好,何況這些都是下飯菜,本來就是日常吃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