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話,這些東西,她反正是做的不會比閨女更好了。
可能是讀書人身上的血脈天分吧。簡單直白的說,閨女隨爹了,隨她,肯定沒有這份本事。
薑三夫人認為,那是薑三老爺身上血脈的功勞。
眼不見心不煩,薑三夫人扭頭,盯著小兒子讀書,那就更讓薑三夫人驕傲了。
不過總結一下,同自己還是沒什麼關係,就自家兒子這個讀書的水平,她娘家兄弟子侄落到一起,都沒有小兒子天分高。
薑三夫人望著窗外的兩株老梅,不知道要驕傲子女有本事,還是要失落當娘的有點失敗。
看著莊子上的一壇子一壇子的醬菜送出去,薑三夫人晚上的時候同薑三老爺感歎:“到是不用擔心常喜敗了家業,沒了進項。”
薑三老爺:“那是自然,咱們家小娘子理事向來不差的,還能差了一口吃食。”
薑三夫人:“怕是咱麼也要準備準備回府裡了。”
薑三老爺:“差不多了,我不耐應付那些宴席,才躲在這裡如此時日的,如今回去剛剛好。”
薑三夫人看著薑三老爺欲言又止。想說你還沒同姑爺商量,來年給他們圓房的事情呢。
薑三老爺直接把夫人的欲言又止理解為:“常樂要同先生在這邊學習,還是要等幾日才能回去。”
薑三夫人:“我倒是不覺得如何,就怕母親那邊,你怕是要被數落一二。”
薑三老爺:“學業總是要緊的,母親最注重學業。無礙的。”
心裡想的是,我讓母親數落的時候多了,不差這一次半次的。
薑三夫人心說,你說是就是好了,反正在薑老夫人的心裡,她就是個不當家的。
在家做不了閨女兒子的主,在外做不了郎君的主。
以往孩子們小的時候,薑老夫人還是經常數落這個窩囊的兒媳婦幾句,如今都不稀罕說了。
左右說不說的這個兒媳婦瞧著也不走心,更是沒有改進。
天知道薑三夫人多喜歡這個窩囊的人設。
反正什麼事都找不到她的頭上,當然了。都知道她手腳上的實力,輕易也不會有人想不開找到她的頭上。
薑常喜聽聞爹娘要先回保定府,就幫著準備了一車的年貨,不比薑二娘子那邊的少。
薑三老爺瞧著身後那麼一車東西,感覺不是滋味:“做什麼準備這些。”
薑常喜:“祖母在府上,咱們心裡都惦記的很,能得祖母喜歡我們就很歡喜的。”
這話說完,薑三老爺心情就轉換了:“我兒孝順。”然後美滋滋的就坐馬車回去了。
薑三夫人同薑三老爺路上還說呢,常喜這是怕咱們被為難,幫著你打點府上呢。
薑三老爺不介意這些東西,介意的,高興的就是這份被閨女惦記的心意。
薑府,薑三老爺炫耀閨女孝順。
薑老夫人看著那些壇壇罐罐一點看不上眼,這就是孝順了?
口氣慵懶:“我年紀大了,東西什麼的倒也不稀罕,常樂為什麼沒有跟著回來,大過年的兒孫聚在一起才熱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