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姑爺相比,他們當父母的,當真是比不上,比不上呀。
薑三夫人看著兒子什麼都沒說,貌似還挺滿意,也明白了,姑爺這樣做才是滿分。
活到老學到老,她當人母親這麼久,似乎剛找到努力的方向。知道怎麼同兒女相處了。
回府的周瀾繼續陪著先生出去揚名了,效果嗎,隻能說好賴各半。
先生回府的時候,很無奈,對著大弟子說道,再這樣下去,怕是要不受歡迎了。
什麼叫揚名,那必然是要踩下去誰,然後凸顯自己,他們師徒出去,就相當於踢館的,誰願意搭呀?
周瀾也知道,似乎不太受歡迎。文人之間也不是那麼和氣。
薑三老爺喜滋滋的:“至少在國子監那塊,若是能留下的話,那是實至名歸的。”
想要進翰林不容易,哪怕是行走,也還沒找到門呢。
先生同薑三老爺都在想門路,周瀾自己也沒閒著,整天就琢磨這點事。至少先得了解一下競爭對手。
當初老丈母娘為他準備了流水席,來的人雖然不少,不過大多衝著大貴手藝過來湊熱鬨的。
說起來,他還沒有正經的給同科下過帖子呢。
這時候人脈這玩意就體現出來了,把府上那些拜帖拿出來看看,雖說湊不齊榜單前十,可也不差幾個的。
周瀾感歎,彆管是為了人際關係,還是為了口腹之欲,來過府上的,大小都有點吃貨體質的。
所以周大爺下帖子了,邀請同科去莊子上遊玩。都是過來自家府上送過帖子的。
雖然帖子下出去的多,可周瀾心裡明鏡是的,該回鄉的,都趁機會回鄉了,餘下留在京城的都是在給自己謀路子的。
所以能來的未必能有幾位?誰都知道,這不是吃吃喝喝的時候。
還有就是付探花這個媒介,不對,是這個友人,當真是意料之外的好。
人家付探花不著急回鄉,還要在京城一段時間,收到周大爺的帖子,那真是樂意急了,沒想到周兄竟然還想著他呢。
探花郎很感動,要知道因為他這點麻煩的體質,友人們出門都不怎麼邀請他的。到底還是周兄仗義。
當然了,人家周兄府上有那樣大力氣的丫頭,功夫傍身的仆人,也有這個底氣,仗義。
付探花來的早,人家以周瀾的友人自居,幫著周瀾在府上忙前忙後的招待同科。
周瀾也不客氣,請付探花前來,本就是此意。
付探花也不是一點貪圖沒有的,趁著周瀾這邊沒什麼人,立刻就湊過來了:“不知道周兄可是同府長輩打聽了,能否有幸請到府上壯士,讓小弟在府中供奉。”
付探花文縐縐的話,聽的周瀾頭皮發麻,家裡跟著媳婦說大白話習慣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