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瀾安慰薑常喜:“穿官服,戴冠帽,當真不用太過特殊。聖人也不會關注這些。”
好吧,她關心的重點又錯了,訕訕的:“我就是想著先給人留個好印象。”
先生冷哼:“我家弟子氣宇軒昂,何須外物點綴,婦人無知。”
薑常喜灰溜溜的回內宅了,不過吩咐大貴:“這兩日都彆給先生送酒,大夫說了,先生年紀大了,肝火旺盛,要忌酒。”
大貴低頭,先生定然是惹惱了自家夫人。不過被先生訓斥一番,薑常喜的緊張一點都沒有了。
周瀾、常樂,同先生一起研究對答到半夜,會內宅的時候,媳婦睡的不知道今夕何夕。很是好眠。
周瀾想了那麼多安慰媳婦的話,都沒有用上,然後安慰自己,媳婦懷著身子呢,心大是好事。
去金鑾殿當日,周瀾心裡緊張,可步伐從容,人長的也好,就如同先生說的,他家弟子氣宇軒昂,先入為主就讓聖人喜歡了幾分。
周瀾寫了奏本的,三跪九叩之後,呈給聖人。說真的,這套行雲流水的禮儀,風采翩翩,也讓人招眼。
聖人坐在上首,視覺上就心曠神怡,再看到了周瀾的字,賞心悅目,難怪能夠以進士之身,在翰林院當值,首先這個官職就被聖人肯定了。
然後周瀾奏本,關於午食一說,他們飯堂賣的本來就是點心,是見諸位老大人們辛苦,點心對於老大人們來說不好克化,才把點心變成了容易克化的快餐。這就是偷換概念。
聖人都做不到一日兩餐,對於私底下各戶人家的事情,也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人家周瀾還說了,快餐同衙門飯堂給準備的點心差不多,飯是包在菜葉裡麵的,說是點心就是點心,菜色隻有一個,還有個清水湯。
四舍五入,同點心配茶水,當真沒區彆的。
還有吃過飯堂快餐的大人們作證,甚至還有大人說了,若非說是點心的話,我倒覺得也像。
聽聽,聽聽,這就是對飯堂存在的支持呀。畢竟那味道真的好。
即便是不想攪合進這件事情的官員,在這千般滋味的勾引下,也是略微偏頗一些,願意這小飯堂,繼續維持下去的。
奢華無度,肯定沒有,不知民間疾苦也不存在,畢竟民間有條件的也要吃口點心墊吧墊吧的。
至於說最後一點,就看聖人會不會追究了。
事說大不大,說小也就小了,主要還是禦史這事,做的不招人待見。
能在朝堂上陪著天子上朝的,多一半都是熬過來的,人家有中午吃口順口飯食的資本,怎麼就讓禦史說成奢靡無度了?
這事要是讓這群沒事找事的落實了,以後還不得落在這群禦史的嘴巴裡呀。
就是天子也得考慮這個問題,吃點心同吃這些也沒差什麼,何況人家說了是快餐,便利為主的。
天子點點頭:“這算是急人所需,聽聞花費比衙門的飯堂還小,可有此事。”
你看一朝天子,更加關注的還是他自己的錢袋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