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個有困難,邊郡這地方,出門婦女都預備擀麵杖,文明不起來。
薑常喜也想了,什麼文明都是有條件才建立起來的,明顯邊郡如今不具備這個條件,大家都能自保比什麼都重要。
可人家周大人不是這麼想的,人家想要把邊郡治理的更好。人家弄了個特殊的‘講理處’。
不是不讓有糾紛,可你得到固定的地方去處理,去講道理,若是非得用拳頭講道理,邊上有人當評委,不能傷人性命,這是前提。
說真的,有本事的人,人家周大人直接就介紹給邊軍了。這些那是潛在力量,那是人才,邊軍那地方,最適合火爆脾氣的人。
沒本事,好動拳頭的人也給送去了,人家周大人的原話,讓你進修一下子,省的成天找虧吃。
你說薑常喜不過就提了個頭,人家周大人就能順著這個友好的方向,弄出來自己的發展趨勢。
聽聞最近,人家官衙那邊在準備一個什麼武藝傍身的展示節。說是會兩手的都可以上台展示。
人家為了凸顯邊軍的尚武特色。
這事是周大人針對‘講理處’,弄出來的鼓勵大家學武的。怕邊郡這地方因為自己太講道理,弄得大家都不習武。
等到薑常喜弄出來城裡通勤的馬車的時候,邊郡城裡麵的變化,讓一輩子在邊郡的齊舅舅都不敢認。
騎馬從關口回來,愣是在街上徘徊好久,哪哪都不適應。處處都那麼新奇。不知道的以為到了什麼繁華之處呢。
雖然說都是扯淡的玩意,馬屁股上的兜兜,扯淡的很。可你說城裡真的乾淨了。
齊舅舅同齊舅母感歎,也就是現在,關口那邊武器精良,設施完整,不然這邊郡城多繁華都沒用。
人家齊舅舅沒說的是,敵人來了,可不會把馬屁股上兜上兜兜在進來,踐踏你邊郡城。
齊舅母明白這話的意思,這邊郡三兩年就被騷擾那麼一回,都習慣了。
所以邊郡這邊留不住人口,但凡有門路的都走了。
如今邊郡城有學堂,過來這邊學本事的少年郎都多了,變化是肉眼可見的。
誰都知道,邊郡能夠如此,是因為關口那邊穩妥,夠讓百姓心安,所以穩定。
齊舅母:“外甥女姑爺做這事,心裡有數的,關口沒有建成的時候,你看他著手過這些嗎?”
齊舅舅滿臉的英雄遲暮心態:“可歎我幾十年戎馬,不如人家腦子好。”
齊舅母:“也不必妄自菲薄。這不是一個人的功勞,是上麵有治理邊郡的決心,是咱們邊軍這邊夠配合,自然了,外甥女姑爺的確有本事,也分不開的。”
齊舅舅想的深遠,邊郡,不富裕還被騷擾,被惦記呢,如今富裕了,那不是招賊嗎:“肉肥了,總是招人惦記的,怕是要起禍端。”
齊舅母看的開,窮困潦倒的時候,不是也沒能躲開嗎:“總不能一直那樣的。怕被狼惦記,還能總讓自己餓肚子不成?”
本事不夠窮富都是彆人眼裡的肉。本事足夠,那就是自己說了算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