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一百四十七章建製設縣聽到袁高峰的話,羅誌學微微皺眉:“這樣算下來,等到七月份的時候,至少還有一個旅一個炮兵哨缺乏裝備?”
袁高峰想要提醒羅誌學,步兵可不止缺一個旅,而是至少缺一個旅又一個營!
但是看著羅誌學的皺眉,他很自覺的閉上了嘴巴。
但是很快他又聽羅誌學道:“既然李青店那邊產能到了極限,那麼襄陽這邊的軍械作坊呢?”
“之前不是說已經接管了襄陽府管理的官府軍械作坊嗎?這部分產能填上空缺嗎?”
袁高峰道:“我們的確是接管襄陽城裡的軍械作坊,但是這個作坊還完全停留在原始的純手工打造階段,產量極小,想要真正的讓這個作坊大量生產我軍軍械,恐怕還要投入大手筆的人力物力進行改建。”
“這種改建所需的花費,和重新建一座新兵工廠也差不多了,並且城內作坊遠離河流,也沒辦法就地建造各類水力設備。”
羅誌學繼續問道:“工匠呢?”
袁高峰道:“工匠倒是有一些,雖然因為戰亂有些工匠失散了,不過我們接管作坊後按照名冊一一找過去,目前已經收攏了大約一百多個工匠。”
羅誌學道:“既然有了工匠,那麼事情就簡單了,直接抽調營造、機械等各類工匠打造各類機械設備,再從襄陽以及周邊地區征召各類工匠,我們直接在襄陽城打造一個兵工廠。”
“等工廠造好了,再從李青店兵工廠抽調資深工匠南下指導本地工匠進行生產。”
“後續我們要以襄陽兵工廠為主要產能,所以新兵工廠的設計產能要適當放寬,不過也不要一口吃成胖子,分批來,先進行第一期工程,一切以儘快生產為要。”
李青店還是過於偏僻了,雖然對比之前的鬆山村已經好很多,但是依舊屬於偏僻之地,交通遠遠稱不上便利。
同時保鄉軍製造軍械的大量原料,基本都是從南方運輸過來的,運輸到襄陽城可比運輸到李青店更加容易。
隨著保鄉軍逐步南下,並且控製襄陽城後,在襄陽城建立兵工廠也是屬於應有之舉。
說到這裡的時候,羅誌學看向袁高峰:“現在是五月初五,而我給你一個月的時間進行襄陽兵工廠的建設,期間期間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但是不敢如何,六月五日,不,再給多你五天時間,等到六月十日的時候該廠必須投產,而且第一期設計產能不得低於李青店兵工廠現有產能。”
“不管如何,到七月份的時候,第七和第八旅都必須獲得他們的裝備並形成戰鬥力。”
“你能做到嗎?”
袁高峰聽罷後,沒有第一時間說話,而是深吸了口氣後道:“屬下必定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