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披甲的軍官以及親兵,那麼一個營裡的披甲將士應該一百三十人左右。
這個披甲可不是說明軍裡的所謂棉甲,而是特指鐵甲,不管是繳獲的各類純鐵甲、布麵甲、還是保鄉軍自造的布麵甲都算,有什麼就用什麼,保鄉軍也沒到挑剔的程度。
至於棉甲,這玩意在保鄉軍裡一般都是給火槍手、弓箭手、輔兵等輕步兵使用,大多都是繳獲來的各類棉甲,繳獲後會進行改裝,在裡頭添加若乾鐵片,重點保護心臟等軀乾部分。
而第九步兵營呢,各類鐵甲隻有區區四十多套,棉甲倒是很齊全。
唯一讓李多能夠獲得安慰的就是,第九步兵營裡各種冷兵器不缺,那些暫時沒有火槍的火槍手,基本都是拿著長矛和單手腰刀,可以暫時性作為輕甲長矛手使用。
城內共計一千三百多人的兵力裡,新兵大半,而且缺乏大量裝備,尤其是缺乏遠程火力和防禦用的盔甲。
但是西邊過來的明軍卻是足足有一萬大幾人。
這就是李多目前所麵臨的問題。
如果大將軍的援兵來遲了,那麼李多就要擔心能不能守住新野城了。
今天剛退守抵達新野城的時候,李多就已經得到了羅誌學緊急傳來的命令:
羅誌學告訴了李多自己已經親自率領大軍北上,要求李多在後續作戰裡配合本部主力擊潰敵軍主力。
至於怎麼配合,是不是讓李多死守新野城之類的羅誌學倒是沒說。
因為羅誌學派遣傳令兵北上緊急傳令的時候,都還不知道李多已經退守新野城了呢。
傳令兵之所以能夠在新野城裡遇上李多,那純粹是運氣好,前期是沿著白河北上,準備道了新野城後再轉道向西去鄧州一帶尋找李多,不料直接在新野城就遇上了李多他們,這才把命令傳遞了過來。
如果傳令兵一開始就直接一條直線北上,直接朝著鄧州而去的話,極有可能就和李多他們錯過了。
沒辦法,古代的通訊就是這麼的麻煩並且充滿了意外性。
僅僅是數十公裡範圍內的兵力調動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命令無法傳達,或者傳達晚了的情況。
這也是羅誌學在命令裡,並沒有讓李多具體該做什麼,隻是給了李多一個很含糊的命令,讓他配合本部大軍進行作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