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和商行和保鄉軍的生意,要是被暴露了出去,李家叔侄這兩個主事人被抄家滅族是肯定的,商行內的其他掌櫃啊,夥計什麼的大概率也難逃一死。
而豐和商行為了打通渠道而賄賂的眾多地方官員們,大概率也會落得罷官、下獄、流放之類的懲罰,嚴重的還會被砍頭呢!
甚至連帶著他本家大老爺,估計也會受到牽連,當然了以李家大老爺的身份地位,就算受到了牽連,也能進行運轉自保,但是依舊需要付出巨大的政治代價。
考慮到如今保賊已經竊據南陽盆地的事實,短期內等消息傳到京師,估計明廷就會震動,高呼保賊之害甚於東擄……
這種情況下還向保賊出售各類戰略物資,主事人被抄家滅族隻是保底待遇,其他相關人員根據參與程度或自身地位,基本也逃不了罷官、下獄、流放、砍頭、抄家滅族等下場。
其風險成本非常高昂,如此也就導致了運輸渠道的成本非常高。
如此情況下,保鄉軍不把價錢拉高到一定程度,也沒人會冒著被抄家滅族的風險賣這些玩意給保鄉軍啊!
這就和豐和商行一樣,這沒有高額利潤支撐的話,他們犯不著擔著如此大的風險和保鄉軍做生意啊。
而且沒有高額的利潤的話,他們也無法維持同樣高昂的渠道成本啊!
對此,羅誌學也非常清楚,哪怕是豐和商行不要利潤,但是渠道成本也省不了……
不給高價,這物資就進不來!
如此也就導致了豐和商行為代表的商行們,把物資偷偷摸摸運過來後為了攤平成本也是為了高昂的利潤以抵消其巨大的風險,往往是直接把價格翻倍甚至好幾倍賣給保鄉軍。
這不能說他們太黑心,而是這事風險實在太大,一旦泄露那基本上就是抄家滅族的下場……
同時要把這些敏感物資運到襄陽來,渠道成本也非常高昂。
不把沿途相關的官員給喂飽了,哪怕是背景深厚的豐和商行也彆指望能夠把這些敏感物資運輸到襄陽來啊!
這也導致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想象,隨著保鄉軍持續的大手筆采購各類高價戰略物資,相關的明王朝官員們也是吃的滿嘴油。
豐和商行的真正大老板,李家老爺已經開始砸錢運作前往京師任職了,真運作成功了,搞個左侍郎可能差了點,但是右侍郎還是夠格的。
掌控漢水進出長江要道的漢陽府知府,短短一個月內已經先後派人了兩批人帶著大批銀錢回老家購置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