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次冊封裡,雖然羅誌學沒有說過,但是具體施行的卻是還有一個規矩,那就是公侯非軍功不封。
八個侯爵裡,清一色的將領,沒有一個文官!
文官體係裡,哪怕是郭全書這個算是文官頭子的吏務部部長,也隻獲得了伯爵的爵位。
這也是為了體現立國初期重視軍人的一個體現。
不過羅誌學冊封出去的爵位,和明王朝的爵位也不太一樣,那就是明王朝的爵位基本都是世襲爵位。
但是羅誌學授予的爵位都是減等承襲爵位。
甚至為了避免臣子們誤會,連世襲這個詞都是用的非常謹慎,而是改用承襲這個詞。
因為真正意義上的原爵世襲爵位一個都沒有,羅誌學也不打算頒發這種爵位。
保鄉軍的爵位都是減等承襲爵位。
不過減等承襲也分兩種。
目前最高等級的就是‘減等承襲罔替’,詳細解釋就是減等承襲到最低等的男爵後,以男爵爵位世襲,與國同休。
這個真正意義上的世襲爵位,隻不過需要減等承襲到男爵後才能世襲。
還有就是普通的減等承襲了。
這個就是減等承襲到男爵後削爵。
但是為了安撫開國功臣們,羅誌學又對其中若乾人特旨準許其原爵承襲三代。
也就是可以原爵承襲三代後,再執行減等承襲罔替或承襲削爵。
算是開了一個小口子,但是隻作為非常規手段使用,也能讓羅誌學擁有更高的自由裁量權。
目前八個侯爵,都獲得了特旨,可承襲三代後再執行減等承襲。
而其中有兩個人的爵位,是特旨承襲三代後的減等承襲罔替。
就是王瞎子和黃丁權。
之所以隻有這兩個人,倒不是因為他們功勞大,能夠獲封侯爵乃至播劇的,功勞都不小。
真正讓他們獲得這個殊榮的則是其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