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五,羅誌學召開擴大參務會議,所有在漢陽城的各部部長、各部尚書等從二品以上高官悉數參與。
會議上,羅誌學強調渡江攻勢在即,各部門要緊密合作,做好渡江工作。
一番商討後,各部頭腦開始表態。
參務大臣,工業部尚書袁高峰發言道:“我工業部下屬各工廠已經在做好了所有準備,後方的襄陽兵工廠以及其他各軍需工廠已經進入緊急戰時生產狀態,每一天都會有大量的各類軍需裝備從南陽、襄陽等地方運輸到漢陽前線,確保軍需無憂!”
財務部尚書黃誠宣表示:“除了已經預定的軍費開支外,我財務部已經提前準備好了五百萬兩銀子充當應急戰費,並隨時可根據旨意用於各種預期之外的戰爭開支。”
說道這,黃誠宣還多加了一句:“這五百兩不夠的話,我們還能再籌集兩百萬兩銀子,不過這會極大的影響後楚北各地的行政機構運轉以及各地水利建設、農耕恢複。”
“至於糧食,我們在漢陽一線儲備的糧草已經大半移交給軍方後勤部,按照我軍糧草供應標準,這一批糧食五萬大軍吃上整整一年,此外還有一批糧食用於南下各行政機構、輔助人員食用。”
吏務部尚書郭全書表示:“吏務部已經提前準備好了超過兩千人的各級官員,並提前成立了武昌府、嶽州府、長沙府、常德府各府、州、縣機構。”
“各府知府、知縣等中高級官員已經提前準備好了人選,同時也做好了在楚南當地大量招募低級官員的準備,各府縣衙門將會緊隨大軍身後,做到軍方攻占一地我行政接管一地。”
而稅務部尚書陳星凱更霸氣:“尊陛下旨意,我稅務部已經從楚北各府縣抽調精乾稅務官一百餘人、調查稅警四百餘人,武裝稅警兩千六百餘人,共計三千兩百二十六人精銳,這一批稅務精銳南下之後,將會第一時間執行抄沒征稅工作。”
區區一個稅務部的南下的人員就大幅超過了其他行政機構的南下總人數!
於此可見大楚帝國對稅收工作的重視!
而大楚帝國的其他官員們,對此也是見怪不怪了,人家稅務部可是大楚帝國裡人數最多的一個行政機構。
甚至都還擁有武裝稅警呢,這武裝稅警的戰鬥力一點也不比守備軍差多少,就是人數沒那麼多而已。
而從各府縣裡抽調武裝稅警南下,這也是羅誌學的直接旨意。
一方麵是能夠更好的出來楚南各地的稅務問題,遇上一些武裝抗稅事務能當場解決。
還有一個方麵也是為了減輕軍方的壓力,這一次南下的軍隊其實沒多少,主力的也不過是一個第一師而已,再加上半個近衛師和第一騎兵旅以及一個臼炮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