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城內有守軍兩萬餘人,同時城內官員也征召了大量城內的青壯協助守城,但是幾百人的死傷依舊不算小了。
更關鍵的是,他們隻能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這對士氣的打擊是致命的。
甚至很多人悲觀的認為,哪怕保賊軍不主動發起步兵攻城,隻是這麼炮擊下來的話,他們十天半個月就得死傷好幾千人。
當然了,這隻是他們過濾了。
保鄉軍的炮兵部隊不可能不停歇的,一直這麼保持高強度炮擊。
這炮兵們受得了,火炮也受不了。
就算火炮受得了,這彈藥供應也會非常麻煩。
畢竟火炮都是有壽命的,尤其是保鄉軍的這種鐵鑄臼炮,壽命也不過兩三百發而已,這高強度戰鬥下,一天打出去幾十發炮彈也很正常。
也就是說,哪怕是彈藥管夠,炮手們也不會累,但是也堅持不了幾天這種高強度的炮擊。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第二天開始,保鄉軍的炮擊密度就已經減緩了許多,除了壓製性炮擊外,基本沒有再和第一天那樣發起密集炮擊。
如此也讓城內對明軍鬆了口氣,開始幻想著如果保賊軍天天都隻是這樣的話,那麼他們完全能夠堅守一個月甚至兩三個月以上。
如此也就能夠等待其他方向的援軍了。
明軍在楚南南部地區,也就是嶽州府、長沙府,衡陽府一帶都有相當數量的駐防兵力。
而在江西以及南直隸地區也有著更多的兵力。
如果他們能夠堅持到這些援兵抵達的話,那麼就有救了。
實際上也的確和武昌城內守軍預料的一樣,上述幾個方向的明軍正籌備著救援武昌。
動作最快的就是嶽州府、長沙府、常德府一帶的明軍,他們自從得知保賊渡江之後就開始集結兵力了,最終在嶽州府一帶集結了大約萬人的兵力。
而他們動作之所以能夠這麼快,純粹是因為楊嗣昌現在就在常德府武陵縣老家。
雖然楊嗣昌的奪情起複還在走程序,但是這並不妨礙他現在就動用自己的影響力給上述各地對明軍施壓,讓他們派遣援兵救援武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