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處理完了稅法,並吩咐了法務院那邊加快民法和刑法等各項法律的製定工作後,羅誌學很快又把重心放在了工業事務上。
準確的說,也不算是普通工業民生事務,而是和軍隊密切相關的國防工業。
十一月十一日,羅誌學召集了軍方將領和工業部、商務部、財務部等文武官員,一起就擴軍戰備問題進行了商討。
會議上,徐誌賢代筆軍方提出了,隨著主力部隊的持續新編,各守備軍的整編,軍方對各種武器裝備的需求缺口依舊非常大,急需工業部提供更多的武器裝備。
尤其是槍炮彈藥等熱武器,而冷兵器上盔甲也缺口非常大。
而以目前工業部所供應的武器產量來看,還是無法滿足軍方的需求,並且缺口比較大。
軍械部部長胡洪卓少將也是強調道:“如今我們已經有七個主力師的編製,按照現在的主力師的編製規劃,每一個師都需要十八門的九斤野戰炮,三十六門的五斤野戰炮,三十六門兩斤半野戰炮,十八門十八斤臼炮!”
“而守備師那邊,按照計劃也是要一個守備師就搭配至少十二門的五斤野戰炮和二十四門的兩斤半野戰炮還有相應的臼炮!”
“但是現在,哪怕是第一師的火炮距離滿編也是差距很大,其他各師就更不用說了!”
工業部袁高峰聽到這話,則是內心裡嗬嗬:誰讓你們腦子犯抽,製定了這麼龐大的火炮裝備計劃!
袁高峰對軍方的新編製,尤其是火炮部隊的新編製是非常有意見的
之前第一師,一共也就二十多門兩斤半野戰炮而已,但是武昌戰役結束後,軍方那邊搞什麼新編製,擴大火炮裝備比例。
按照軍方那群人的所謂規劃,一個主力師的師屬炮兵團轄三個野戰炮兵營,一個臼炮營。
野戰炮兵營下設一個九斤野戰炮哨,兩個五斤野戰炮哨,每哨六門火炮,一共十八門。
三個野戰炮兵營加起來,那就是十八門九斤野戰炮和三十六門的五斤野戰炮,總數達到了五十四門野戰炮。
但問題是現在大楚帝國裡九斤野戰炮隻有區區幾門而已,而且還是用來實彈測試用的樣炮,實際裝備一門都還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