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槍炮需要工匠,需要鐵料,花費極大不說,而且產量還極低。
因為他們的火槍全靠工匠們手工敲打槍管,一個熟練工匠打造一支火槍,最少也需要一個月。
鑄造火炮所需要的時間就更長了。
最關鍵的地方來了,熟練工匠可不是大白菜,隨便楊嗣昌喊一嗓子就能弄來幾千上萬人的。
懂得造槍造炮的熟練工匠是有限的,而且是非常有限……同時且短期內還無法速成培養。
這也就導致了哪怕是他有錢也找不到這麼多的熟練工匠。
當然了楊嗣昌也沒錢……
他前後也花費了兩個多月時間,但是一共也就造出來了幾百支火槍,兩斤半火炮不過兩門而已。
這讓楊嗣昌極為頭痛!
為什麼自己搞槍炮就這麼容易,而保鄉軍那邊卻是能一大堆一大堆的造?
難道他們有海量的工匠?難道他們打造槍炮不花錢?
他自然不知道,大楚帝國裡的熟練工匠其實也不多,哪怕把整個控製區裡的熟練工匠都搜刮到手裡來也不可能用手工打造的方式支撐起來現在的產能。
同時大楚帝國造槍炮也要花錢,而且還很花錢。
對於上述這些問題,大楚帝國是怎麼解決的?
大楚帝國對此有一個不傳之秘,虛,小聲點,彆讓彆人聽到,這個不傳之秘就是:砸錢!
熟練工匠不夠?大楚帝國就用大量機械代替,搞流水線式生產,再弄一大堆普通工人來分工生產,哪怕普通工人的水平低,初期生產報廢率高。
哪怕統一度量的水平還差了點,公差會比較大又會導致很多零部件報廢。
進而推高成本。
但是羅誌學無所謂高成本啊!
他為了及時獲得武器裝備,搞個襄陽兵工廠以及配套工廠就敢花幾十萬兩銀子,每月光是發薪資和采購原料就敢花十幾萬兩銀子。
現在新搞的漢天兵工廠以及配套的各工廠,前期預算就達到了三十萬兩銀子。
這麼多錢砸下去,使得了保鄉軍能夠大量使用各種原始的機械設備來製造槍炮,並采用了流水線式生產,在少量熟練工匠的情況下就大規模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