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守備師這個在南陽府一帶的守備師,則是因為地處腹地,加上北方執行的是戰略防守任務,兩斤半野戰炮這種典型的野戰火炮實際效果要打一個折扣,同時該方向還有第二師這個僅次於第一師的主力部隊在。
因此這個守備師也隻獲得了一個哨,四門兩斤半野戰炮的配額。
上述四個守備師所獲得的兩斤半野戰炮,說是用來作戰的,其實更多的還是用來培養炮兵力量,為後續繼續裝備更多的野戰炮做準備。
而剩下的四個守備師,配屬的兩斤半野戰炮卻是比較多了。
位於荊州府一線的第三守備師、位於德安府、黃州府一線的第五守備師,他們都需要直接麵臨明軍,因此這兩個守備師獲得的兩斤半野戰炮編製就多了一個哨,各自八門。
位於漢中府一線作戰的第二守備師,位於川東夔州府作戰的第四守備師則是更特殊一些,他們將會轄有一個野戰炮營,下設十二門兩斤半野戰炮。
另外再搭配二三十多門的三百斤到五百斤不等的將軍炮、佛郎機炮組成了第二守備師的師屬炮兵團。
之所以給這兩個守備師配屬更多的兩斤半野戰炮,是因為這兩個守備師的戰略任務比較緊張。
漢中府的第二守備師麵對的是陝西洪承疇麾下的明軍主力,這些陝西明軍裡可是有不少是邊軍,戰鬥力可不弱,在漢中府一帶和第二守備師打的有來有回,甚至更多時候第二守備師還處於守勢。
夔州府的第四守備師所麵對的是秦良玉為首的川兵,這明末時期的秦良玉挺出名的,其麾下的白杆兵也不弱,可彆以為這隻是個女流之輩就好欺負了,實際上這個女人比同時期絕大部分明軍將領更厲害,帶兵打仗很有一套。
麵對上述兩支敵人的第二守備師和第四守備師,其實壓力也挺大的。
畢竟這一方向的戰事都主要依靠他們自身,因為西線暫時不是大楚帝國的主攻方向,施行的戰略是防守作戰為主,因此也不可能抽調太多主力部隊駐防該地。
僅有派駐的兵力也是駐防在後方,為的是預防萬一。
大楚帝國陸軍在漢中府、鄖陽一線,隻派駐了一個混成營在鄖陽城,即為暫編第一混成營,轄有一個步兵營,一個炮兵哨,一個輜重哨,一個騎兵哨,總兵力在千人規模。
該混成營早期是從第三師抽調過來的駐防鄖陽的,但是第三師的主要戰略任務方向是在東線,主力部隊是駐防在襄陽府東部以及德安府、黃州府一線,連師部都從襄陽轉移到了德安府應山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