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關中府以及川東夔州府一線,那麼就會發現,彆看楚軍在這兩個方向裡主力部隊不多,但是當地明軍兵力想要反攻難度太大,比其他幾個方向發起反攻都難度更大。
汝寧府一線,南邊的信陽州方向也彆指望了,如果這個方向那麼好突破,那麼此地的義陽三關就不會聞名天下,當初明軍在倉皇之中丟失了義陽三關後,基本上就意味著除非敵我雙方出現巨大的實力變化,要不然是彆指望從這個方向發起反攻了。
稍微靠北的確山、泌陽一線,這地方也是有丘陵山脈阻攔,不過總體來說地形還算可以走。
但是吧,保賊軍同樣在這個方向駐防了重兵,在泌陽一線至少有六七千兵力駐防,同時距離北邊的裕州、西北的唐河、南陽都不算太遠,同時地形平坦,交通良好,一旦明軍從這個方向發起大規模進攻,人家泌陽賊軍隻要守住那麼三五天,後頭明軍就得麵對上萬甚至兩萬以上的保賊軍了。
回頭極有可能會演變為一場野外會戰。
而說實話,陳必謙根據以往的聽聞,哪怕他自己沒上過戰場,也知道自己麾下的大軍和保賊打野戰要吃大虧。
更南邊的江北贛北一線麵對保賊主力壓境,連死守城池都非常勉強,天天都叫嚷著要增援。
想要反攻那是不可能的。
也讓正是因為這個方向所麵臨的巨大戰略壓力,尤其是江北贛北一線所麵臨的巨大壓力,才讓陳必謙萌發了在春夏時節發起大規模反攻楚北的想法。
在他看來,如果不給保賊施加一定的壓力,那麼回頭江北和贛北可就要守不住了。
對了,更南邊還有楚南一線,這個嘛,楚南一線歸楊嗣昌管,和他陳必謙沒啥關係,再者楊嗣昌現在自身難保,楚南嶽州長沙一線的形勢比江北贛北那邊還要危機,哪有什麼兵力反擊啊。
環顧一圈,陳必謙也就隻能把反攻的主要方向放在了自己掌控下的北線。
北線又分魯陽關和裕州,魯陽關這個彆指望了,那破地方一點也不比義陽三關好打。
真要死磕魯陽關,哪怕賊軍不對魯陽關進行增援,他們明軍想要拿下去也也得死傷好幾萬。
但是保賊不可能對魯陽關不進行增援的。
所以突破魯陽關是不可能的。
你要問陳必謙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
這還得多虧了吳三桂的舉動。
之前他命令了吳三桂前往魯山縣,為反攻魯陽關做準備,但是吳三桂一開始還答應的好好的,然而在靠近魯山縣後突然就變卦跑人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