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修文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守臨湘的,所以他從來都沒有動搖過自己想法:死守臨湘!
用儘一切辦法死守臨湘,並且在楚軍大舉攻城之前,就已經數次拒絕了屬下退走臨湘的提議。
而這一點變化,也是和楚軍之前進行沙盤推演的時候有極大的變化。
當初進行沙盤推演的時候,扮演明軍將領的陳永福,人家可沒有這麼多心裡負擔,所以能夠做出更加理智的判斷。
該堅守的時候就進行堅守,當事不可為的時候也會果斷的率軍突圍。
沙盤推演之中,陳永福率領守軍不僅僅給進攻方造成了數以千計的殺傷,並且兩次沙盤推演裡都成功的率領兩三千的精銳主力撤退,為後續繼續防守長沙留下了足夠的精銳力量。
但是放在現實裡,真正的臨湘守軍主將於修文,他卻是從來都沒有撤退的想法。
同樣的,沙盤推演的時候為了攻克臨湘城外的防禦工事,進攻方付出了至少一千多人死傷的代價。
但實戰當中,楚軍隻付出了區區兩三百人的代價,就攻克了臨湘城外的所有突出部。
沙盤推演和實戰的區彆太大了。
這也是參謀部製定作戰計劃的時候,雖然一定程度上會參考沙盤推演的過程和結果,但是卻不會參考太多。
戰爭嘛,人的因素影響太大。
而人,是不可控的。
所以戰爭總會出現諸多的意外,這也是絕大部分戰爭的進行都不會按照交戰雙方戰前的預測所進行的緣故。
這一次的臨湘攻堅戰同樣如此。
按照之前楚軍的預料,當己方攻克了臨湘城外的所有突出部防禦工事的時候,那麼城內明軍的士氣就會出現巨大的動搖,明軍極有可能出現撤退,潰逃的情況,再不濟也會流出一定力量來準備突圍。
但實戰中,人家城內明軍根本就沒這麼乾。
第三天,楚軍在肅清城外的突出部後,開始真正的對城牆一線發起猛攻,照樣是鋪天蓋地的炮擊,再加上大量身披重甲的步兵精銳開始攻城。
而城內的明軍抵抗的也非常頑強,並且是多次派出披甲精銳上城頭進行抵抗作戰。
然而這種情況出現後,城外的羅誌學等人卻是沒有絲毫的不高興,反而是笑容逐漸增加。
如今明軍在戰鬥剛開始的時候,就絕大部分精銳給派出來頑抗,而且還是正麵頑抗,這種情況在羅誌學他們看來卻是好事。
因為明軍一開始就把精銳派上來作戰,看似是能夠更好的抵抗楚軍的進攻,但同樣的明軍有限的少數精銳也會迅速的被消耗在戰役的前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