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誠宣提出鑄造錢幣以籌集資金的建議,並不是空口無憑,而是經過了詳細考慮之後的提案。
而羅誌學對他的提議也是表示了首肯。
實際上,還是去年的時候羅誌學就指示過黃誠宣,對貨幣體係進行調查研究,籌備帝國貨幣的發行工作。
當時羅誌學也提過了,通過新貨幣的發行也能夠籌集一部分資金。
因為發行貨幣的過程裡,不管是銅幣還是銀幣又或者金幣,都不可能是采取純銅、純銀或純金的方式,必然會加入其他部分金屬來降低成本,同時增加貨幣的抗磨損性能等。
也就是說,麵值一文的銅幣,它的含銅量是不到一文的。
這裡頭的含銅量差距,就是鑄幣的主要收入了。
這一次,黃誠宣也是如此解釋道:“如今帝國控製區內廣泛使用的金銀和銅錢,金銀裡,黃金過於珍惜,主要是作為大宗交易使用,並沒有大規模流通,主要流通的還是銀子,而銀子也主要是各種不規則的碎銀為主,各種銀元寶因為數額比較大,也很少在市麵上大規模流通。”
“我們可以采用工業部方麵的剛推出的大型水壓機作為鑄造設備,鑄造一種精美,統一規格,麵值從一錢到一兩不同麵值的銀幣,以取代現在的大量碎銀作為廣泛流通貨幣使用。”
“同時我們還可以采用同樣機器鑄造的銅幣,作為主要輔幣使用,以取代現在各種繁雜的銅錢。”
“在這個過程裡,如果我們措施得當,預計鑄造錢幣的收益不會太小,預測一個月也能夠獲益二十萬兩以上,一年下來,應該能獲利兩百五十萬兩左右。”
黃誠宣還拿出了一個小木盒:“這是我們財務部鑄造的第一批樣板貨幣,陛下請過目。”
說完,黃誠宣就把樣板貨幣送到了羅誌學麵前,羅誌學接過來看去。
隻見木盒裡躺著大小不等的十枚硬幣,其中一枚為金幣,四枚是銀幣,四枚是銅幣,這些硬幣和傳統銅錢不一樣,中間並沒有空洞。
羅誌學拿起來了其中麵值最大的一枚金幣,金幣正麵中間,有著‘壹兩’字樣,周邊有龍紋纏繞。
翻過背麵看,北部正中間是‘大楚帝國’字樣,上方由‘大楚財務部承順二年造’字樣
而金幣的邊緣位置也有花紋,這是為了防止有人在金幣的邊緣進行切屑牟利。
銀幣的紋路也是以龍紋為主,而銅幣的話,為了控製成本,花紋被省略,背麵為‘承順通寶’字樣。
麵值和和字樣以及尺寸都不算出奇,實際上在去年的時候羅誌學都已經看過並在多個版本裡選定了最終版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