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帝國承順二年,明崇禎九年。
三月十八日,楚軍彙集大軍將近五萬人,各類火炮三百餘門正式對臨湘發動總攻!
三月二十二日,楚軍攻克臨湘,明軍主將即湖廣總兵於修文自刎,監軍湖廣布政使司右參議王興懷懸梁,兩萬守軍除兩千餘潰逃外,其餘或戰死或被俘。
三月二十三日,楚軍第一騎兵旅攻占土門鎮,封鎖微水一線,切斷了巴陵和長沙的陸上交通聯係,當天下午,第五師屬騎兵團、第八守備騎兵團抵近嶽州府府治巴陵。
三月二十四日,楚軍第五師主力抵達巴陵,攻城一個時辰後,守軍大部潰逃,殘兵千餘獻城投降,嶽州知府不知所終,同知懸梁,推官投誠,其餘文武官員火死或逃或降。
三月二十四日下午,大楚帝國海軍湘江艦隊,正式進入洞庭湖,並在嶽州巴陵設立湘江艦隊基地,原本停留在巴陵的數十艘明軍大小戰船,大部逃入洞庭湖深處,少數就地投誠。
三月二十五日,羅誌學率領近衛軍等部隊抵達土門鎮,此時土門鎮一線已經彙集近衛師全部、一個臼炮團、一個騎兵旅。
同時下令在嶽州巴陵的第五師以及第八守備師、第二臼炮團迅速南下,當地防務暫時交給海軍方麵的陸戰隊負責。
並給前麵幾天裡,通過了緊急整編的第六守備師以及新編之第九守備師,要求第六守備師迅速完整整編南下,第九守備師則是駐防臨湘,同時派兵駐防巴陵、土門鎮等區域。
這一係列安排裡,後續第九守備師將會負責後方的防務,其他各部隊則是會南下參戰。
就當羅誌學在土門鎮調兵遣將,為下一步攻勢做準備的時候。
身在長沙的楊嗣昌也終於得知了臨湘陷落的消息,得知這個消息後,楊嗣昌頓時感到一陣頭暈目眩,直接沒站穩,如果不是隨從眼疾手快及時扶住了他的話,恐怕都要當場摔倒。
緩了好一會後,他才微微擺手,示意隨從不用繼續扶著自己,深吸了口氣後道:“於總兵呢?”
前來通報緊急軍情的心腹壓低了聲音道:“於總兵臨陣抗擊賊兵,寧死不退,已在最後關頭自刎為陛下效忠。”
楊嗣昌聽罷後,又是了深吸了口氣:“兩萬大軍們,就沒人逃出來的?”
心腹道:“逃肯定是有人逃出來的,但是不多,根據前頭的探子說,城破之際約莫有幾千號人突圍而出,不過後來又楚賊騎兵追擊攔截,大部分又被攔住了,隻剩下少數人分散突圍,但是也已經被全部打散,沒辦法收攏了。”
楊嗣昌此時閉上了眼睛:“沒想到,死戰不退的主將,加上兩萬大軍,苦心經營半年的臨湘防線,還是擋不住楚賊槍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