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二百九十四章真正的目標有這上千楚賊騎兵虎視眈眈,楊嗣杏很清楚,自己是不太可能帶著五千多步兵和炮兵為主的新標軍左軍,一路順利撤退武陵城的了。
自己固然可以保持戰鬥陣型緩慢撤退,但是短距離撤退還行,但是想要跨越數十裡一路撤退到武陵城去,那是癡人說夢。
哪怕是楚賊騎兵不動,自己緩慢撤退的時間裡,楚賊的步兵和炮兵主力估計也追上來了。
到時候少不了還是要麵對麵打一場。
既然遲早都要打,那麼楊嗣杏自然是更希望選擇在一個更有利於的地形,打一場更有利於己方的防禦作戰了。
而在己方大軍側後方,就有一片小矮山,雖然地勢不高,最高的一座小山頭突出地麵也不過百米左右,同時地形也算比較平緩,算不上什麼險峻。
但是也足夠部署火炮,構築防禦工事了。
更何況這片小山區的背後,還是一條小河,小河再往東北方向約三四裡,就是洞庭湖了。
這條小河流雖然不算大,但是也可以作為天然屏障,讓己方可以縮減防線,同時還能讓己方獲得足夠的生活用水。
在這裡進行一場防禦作戰,總比在原野上和兵力優勢的楚賊打一場來得好。
隻要自己能夠依托這一片小矮山大一場防禦作戰,堅守十天幫個月後,那麼外圍地區的明軍自然會陸續抵達,並在外圍彙集成為一股新的明軍主力。
到時候,眼前的這些楚賊就要麵臨腹背受敵的劣勢了,一個搞不好,官兵說不準就能夠打一場反包圍作戰,重創楚賊,以徹底扭轉楚南危局。
楊嗣杏做出了決定後,新標軍左軍也很快行動了起來,隻見他們並沒有散開陣型,而是依舊保持著密集隊形,同時行軍速度也不快,並且還是交替撤退。
而火炮和輜重也是被步兵掩護進行了撤退。
王瞎子一開始也不以為意,覺得這些明軍是異想天開,竟然想要靠著這種門看似安全,但是一天也走不了多少路的戰鬥陣型撤退。
按照對方的這種方式,恐怕走到傍晚也走不出幾公裡,等到那個時候,己方主力部隊早追上來了。
到時候一陣炮擊過去,對方就得完蛋。
所以王瞎子也不著急,就帶著騎兵在後頭遠遠吊著。
然而不用多久,王瞎子就發現了不對勁。
這些明軍並沒有朝著正西方向,也就是他們來的官道方向撤退,而是朝著西北方向的一片小矮山進行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