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嗣昌乾脆也不守衡陽了,而是帶著六千多殘兵敗將直接南逃,並且是一路逃亡廣東肇慶地區,同時不斷的調兵遣將,甚至調集兩廣方向的兵力,依托楚南南部地區裡的複雜山區進行頑抗。
韓子平率軍拿下衡陽之後,並沒有繼續南下追擊,而是留下一部分駐防後,又帶兵殺向了寶慶府,拿下了邵陽等地。
由此一來,楚南地區裡主要平原地區,也就是人口密集地以及重要產糧區,基本都已經處於楚軍掌控之下了。
後續南路軍雖然還會繼續和明軍作戰,爭取其他地區,但是整個楚南攻勢裡,楚軍的戰略目的實際上已經達到了。
五月十八日,眼見楚南局勢穩定之後,羅誌學也沒有在長沙停留,直接率領了近衛師以及第九守備師東返。
楚南地區的防務,將會全麵移交給南路軍司令部。
為了更好的統治楚南地區,羅誌學也是首次設立了省級行政機構‘楚南巡撫’。
在這之前,因為統治區隻不算大,並且大楚帝國的京師就在武昌,因此也沒有太大的必要設立巡撫一級的機構。
但是拿下楚南大部分地區後,很多地方距離武昌距離過遠,同時大楚帝國治下的州府數量大幅度增加,因此已經不太適合直接統治州府了。
為此,羅誌學還在長沙的時候,就下旨設立楚南巡撫衙門,任命比較熟悉楚南情況的嶽州府知府董明輝為首任楚南巡撫。
楚南巡撫的轄區,將會覆蓋楚南地區裡,除了漢天府、荊州府外的其他各州府,包括嶽州府、長沙府、常德府、衡陽府、寶慶府、辰州府、永州府以及四個省轄州。
巡撫駐地為長沙,同時伴隨巡撫衙門設立的還有楚南督察院、楚南審判院、楚南稅務院這三個獨立於巡撫衙門的司法以及稅務機構。
從這機構設立也就可以看的出來,大楚帝國裡的巡撫和明廷的巡撫不一樣,首先這個巡撫裡並沒有軍權,同時也沒有稅收權,就連司法權也是受到了一定的限製。
這個巡撫的主要權限在於行政權力,有點類似明廷的布政使,但是又比明廷的布政使權限更高,擁有一定的司法權力。
因為督察院和審判院,是受巡撫衙門以及京畿督察院,審判院雙重管轄的。
整體上,大楚帝國的巡撫,其權限是介於明廷巡撫和布政使之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