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吳文華對著第三款遂發步槍道:“這是我們研究所自行設計的槍機,雖然原理和前麵的幾個槍機一樣,都是采用撞擊式槍機,不過我們另外設計了一個撞擊的機構。”
“新的設計加了保險裝置,設置了一個待擊裝置,可以更好的防止意外走火。”
“第二個主要特點就是加了阻鐵機構,以減少燧石的消耗,以增加點火率,因為我們發現槍機擊發的時候,夾曹夾著燧石撞擊產生火星的時候,沒有任何的阻攔,這不不僅僅雖讓燧石更容易破損,而且也會導致點火失敗。”
“所以我們特地加了一個阻攔機構,以避免燧石過度撞擊,防止燧石被過早破損,同時提升點火率!”
說到這裡,吳文華把這支燧發槍拿了起來,指著阻鐵機構道:“陛下,通過增加這個小玩意,這款燧發槍的擊發率提升到了九成五,同時讓燧石的使用壽命延長了三倍以上。”
”同時我們還針對下雨天使用的情況,改進了防風、防雨機構,確保在刮風、下雨等天氣裡也能使用。”
此時羅誌學道:“如此說來,這點火率和第一款燧發槍相當,其他保險和防雨等結構也差不多,你們何必多此一舉?”
吳文華當即道:“啟稟陛下,這是因為第三款燧發槍的槍機,零部件看似比第一款多一些,但是整體的加工要求卻是沒第一款高的!”
“我們經過試驗,其幾個核心零部件雖然還有一些需要人工打造,但是對工匠的要求不算太高,加工精度也控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我們完全能夠通過分工合作,讓工人打造標準零部件,隻要嚴格控製公差,完全能夠實現流水線生產。”
“一旦如此,那麼這款步槍的生產成本,年產一萬支的話,那麼就能夠拉低到十五兩以下,如果後續生產數量繼續加大,加工工藝進一步改進的話,那麼這個成本還能繼續降低!,具體成本多少還要看產量有多大。”
等吳文華介紹完這三種燧發槍後,羅誌學並沒有第一時間就做出選擇,畢竟現在選的乃是後續軍方裝備的主力火槍,甚至不出意外的話都要裝備好多年……是不可能亂來的。
當即羅誌學把軍械部以及工業部的人叫了過來,三種燧發槍各有優劣,而且吳文華說的很多東西也都是初步測試的紙麵數據,這槍好不好,還得大規模實彈測試過後才能夠確定。
同時槍好不好也不是唯一的因素,還要綜合考慮量產,成本等問題。
羅誌學要的是能夠大規模生產,同時成本控製在一定範圍內,性能儘可能好的火槍。
而不是說性能最優秀的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