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自信,還是迷信,總之應天巡撫搞出來的應天新標軍,就是非常大膽而激進的采用了大量火繩槍手搭配少數長矛手的配置。
福建那邊還有支幾百人的新標軍更奇葩,清一色的火槍手,一個長矛手都沒有……
這些新標軍,並不是每一支都需要楚軍認真對待的,畢竟拋開裝備和士兵素質和編製這些東西。
隻說兵力數量的話,大部分明廷裡的新標軍也是不頂用的,因為很多都是隻有幾百人規模,影響不了大局。
明廷的諸多新標軍裡,目前來說真正上了規模的,能湊出來差不多一個混成團規模,也就是大概兩千多人的新標軍並不多。數得上名號的有楊嗣昌編練的湖廣新標軍,這支湖廣新標軍在楚南戰役之前就編成了左右兩軍,總兵力約八千多人,配屬了二三十門兩斤半野戰炮以及少數五斤野戰炮。
但是該部精銳,也就是湖廣新標軍左軍在楚南戰役裡被楚軍全殲,右軍在長沙戰役裡死傷慘重,隻剩下千餘人突圍南逃,最後一路逃亡到了廣東,一度恢複到三千多人。
楊嗣昌被崇禎逮捕入獄後,這支湖廣新標軍被新任西南總督熊文燦接管,並持續恢複到四五千人的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湖廣新標軍在楚南戰役裡,雖然和楚軍打生打死了,但是從頭到尾都沒有和楚軍打過正兒八經的線列作戰,都是被動打防禦作戰。
除了湖廣新標軍外,還有兩廣新標軍,該新標軍乃熊文燦擔任兩廣總督的時候編練,楚南戰役之前不過隻有數百人規模,楚南戰役後,因為楚南淪陷,兩廣壓力巨大,所以兩廣新標軍迅速擴張到了五千人的規模。
湖廣新標軍、兩廣新標軍,各有一個混成旅規模的兵力,這兩支新標軍也是熊文燦坐鎮肇慶,抵抗楚軍進一步南下兩廣的重要依仗。
再過來則是東線史可法麾下的安廬新標軍,這支新標軍也是比較早編練,因為早期九江一線還屬於楊嗣昌的防區去,楊嗣昌早早就下令讓九江方麵編練新標軍。
後來史可法上位後,以九江方麵的新標軍為基礎,擴大規模編練出來了安廬新標軍,有兵力約六千五百人。
東線還有另外兩支主要的新標軍,其一是應天新標軍,這支新標軍比較特殊一些,純粹是江南的權貴士紳們,害怕楚賊打過來,進而支持應天巡撫搞出來的,有兵力五千多人,隻是兵力配屬比較奇葩,火槍手比較多……
其中的三千人已經被派往九江一線,目前駐防在湖口。
再有就是江北新標軍,這個江北新標軍前身其實是陳必謙牽頭搞出來的河南新標軍,隻不過河南新標軍時期兵力很少,隻有千把人規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