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漕運,對於定都在北方的封建王朝而言,都是極其重要的。
往上的幾個朝代,比如唐、宋、元都非常重視漕運。
而到了現在的明王朝時期,就更是如此了。
自從朱棣定都幽州城後,明廷曆代都極端重視漕運工作,因為他們需要依托漕運來解決多大數百萬石的的糧食,以供京畿以及邊軍使用。
而漕運裡,又以南直隸以及浙江的漕運最為重要,因為來自南直隸和浙江的漕糧,占據了所有漕糧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而南直隸以及浙江地區,細算下來,又以江南和浙北為主。
畢竟南直隸的轄區看似很多,但是南直隸的江北地區,也就是鳳陽府,淮安府、揚州府都不是什麼產糧區。
鳳陽府、徐州因為淮水、黃河洪災泛濫,當地民眾其實過的很苦逼。
畢竟農業一向來都是看天吃飯,稍有不慎就是洪澇繼而減產,而鳳陽府以及徐州府這些地方,老天爺一般不給什麼麵子,年年小澇,三年大澇那是常態。
當地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哪有多餘的糧食向外供應啊。
揚州府和淮安府,一樣受到洪澇的困擾外。
這地方之所以表麵上還算比較富裕,純粹是因為這地方產鹽,並彙集了大量的鹽商,搞出來了畸形的純消費城市揚州、淮安兩城。
當時當地普通民眾們,其實日子也非常的苦逼。
揚州府和淮安府,這是一片很畸形,大量窮苦鹽丁和極少數富豪鹽商同處一地的地方。
要不然,也不會搞出來大量奢華的園林,還有大名鼎鼎的揚州瘦馬了。
瘦馬怎麼來?當地的窮苦民眾,比如說鹽丁!
瘦馬賣給誰?當地的鹽商們。
這年頭的江北,其實不是什麼好地方,相反大片地方還是窮鄉僻壤,這也是王家禎之前為什麼不在江南募兵,而是選擇在徐淮一帶招募兵員組建新標軍的緣故。
窮鄉僻壤出刁民,但是窮山惡水也出精兵!
基於同樣的理由,後世李鴻章也是選擇了在這一片地方募兵組建淮軍。
要知道,人家李鴻章可是合肥人,他不跑自己老家裡募兵,而是跑到徐淮一帶募兵,就是看中了這窮地方裡的青壯更加容易招募們,也更加原因為了一口吃的拚命。
說這些,隻是想說,南直隸看似很大,但是占據大片地方的江北其實不是啥魚米之鄉,難以貢獻出大量漕糧來。
如果不是大運河從這片地方過,那麼漕運這事,都和他們沒啥事了。
真正大量供應漕糧的是,是江南和浙北地區。
每年從這些地方供應的漕糧,往往占據全國漕糧的半數以上。
而這些漕糧通過江南水網彙集京杭大運河裡的江南段,再通過運河運輸到鎮江,再從鎮江過長江抵達揚州府,再沿著揚州段運河繼續北上。
如今,鎮江卻是被楚軍占領了,也就意味著大量江南以及浙北地區的漕糧,就無法通過鎮江過長江北上了。
半數漕糧,直接被楚軍給截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