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大楚帝國籌建漢天兵工廠的時候,戴新翰和其他中高級技術人員一起,被調往漢天府大冶縣,擔任了漢天兵工廠下屬火炮廠的高級工程師,主要是主持研發以及生產長身管的火炮。
也就是用於海軍戰艦的九斤艦炮。
研發成功後,他所主持研發生產的九斤艦炮,很快就通過審驗,並順利列裝海軍的戰艦。
緊接著他又繼續研發了十四斤艦炮,並在東進戰役之前成功生產出了多門。
這個時候,戴新翰已經成為了火炮廠內裡首屈一指的重炮研發專家了,其頭銜也是從高級工程師,變成了火炮廠副工程師,專門負責主持研發各類長身管的重炮以及解決生產過程裡的眾多技術難題。
後來大楚帝國工業部,根據羅誌學的口諭,對漢天兵工廠下屬的火炮廠進行分割,分出來了重型火炮廠。
戴新翰也順勢成為了重型火炮廠裡的總工程師。
而這個時候,其實戴新翰早已經偏離了最開始的預料,他不僅僅是為楚賊的兵工廠做事,而且還當了大楚帝國的官。
因為大楚帝國工業部下屬的若乾重要工廠,其核心技術崗位,主要是副總工程師開始,就會被授予官身,並享受相應的政治待遇。
作為重型火炮廠的總工程師,戴新翰則是被授予了正五品的品級。
而更往上的漢天兵工廠的總工程師,則是正三品的品級,和各部下屬司長、各省布政使的品級相當。
同樣的,這些兵工廠裡的高級管理崗位,也都是有品級的。
重型火炮廠的督辦,乃是正四品,協辦乃是從四品,基本和一個知府、同知的品級相關。
不過這些官職品級,隻局限在高級管理層以及高級技術人員上,對於普通的中下層管理以及尋常技術人員,采取的還是普通雇員的方式。
戴新翰當了正五品的重炮廠總工程師後,主要精力都是放在了新型火炮,也就是十八斤艦炮的研發上。
這個十八斤艦炮,換算下來大概和洋人那邊的二十四磅艦炮差不多。
基本設計這些其實沒什麼問題,直接放大十四斤艦炮也就行了,而楚軍裡的十四斤艦炮,又來源於九斤艦炮。
這估計九斤艦炮,則是來源於傳統的紅夷火炮。(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