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孫啟年和三個同鄉好友,一起和方大家坐船返回蘇州,途中自然也少不了飲酒作樂。
方大家也和來時一樣,對他們四人都是一視同仁,並沒有因為孫啟年是探花郎,就把他和其他三位好友區彆對待。
至少這錢是收的同樣多!
隻是這收費比來時的時候,就要少了不少。
方大家對此也是明言,這一方麵是看在大家也算是熟人的份上,打個友情折扣。
另外一方麵嘛,上一次收的錢,大部分還是進入了她養母的口袋裡,她自己到手的也不過是少許而已。
但是現在,方大家可沒有什麼捏著她賣身契的養母趴在她身上吸血了,這收到手的錢可都是自個的,所以相應的也降低了部分價格。
生意嘛,薄利多銷嘛,順便再拉個回頭客。
即便如此,她拿到手的錢也比以往多的多。
所以方大家也說,讓他們回到蘇州之後可以去找她,這以後她就不在秦淮那邊混了,當然也不打算從良回家什麼的,而是在蘇州那邊一家畫舫裡掛單。
她打小就被父母賣給了養母,這親生父母早就不知道那裡去了。
她自己從小學的也都是秦淮河上混的那一套,你讓她玩琴棋書畫自然是很靠譜的,但是其他的謀生手段,很抱歉她也不會。
這雖然沒有了賤籍,也沒有了被人捏著的賣身契,但是考慮到以後的生活,她還是打算繼續從事這個行當。
之所以離開秦淮河,純粹是秦淮河那邊競爭太大,各種花魁天天都能冒出好幾個來,而且一個個因為沒有了賣身契,很多都是變成了自由人。
哪怕是還在某些畫舫掛單,但是也是來去自由,並且賺的比以前多了,一個個都特彆積極,恨不得一天接十個八個恩科。
方大家說什麼自己已經十八歲了,已經快年老色衰了,趁著還年輕去蘇州那邊掛單乾幾年,積攢一些銀錢就退休。
孫啟年對方大家的邀請,並沒有什麼興趣。
他本身就不好此道,對方大家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而且這來回兩趟,都已經一起玩耍好多次了,說實話,一開始僅有的那點新鮮感也沒了。
所以抵達蘇州下船的時候,雖然嘴上敷衍著方大家後續有機會會去捧場之類的,但是卻已經打定注意:堅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