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秦家求購新式紡紗機和新式織布機的事情,漢天機械廠那邊沒敢擅自決定,而是很快就報告到了工業部上頭。
畢竟漢天機械廠還是屬於比較特殊的工廠,這個廠子從一開始的任務就是為了漢天兵工廠以及其他眾多工業部所屬的工廠進行配套研發並生產各類機械設備的,其雖然也有各類民用產品對外銷售,但都是一些普通民用產品,並不包括各類機械設備。
而各類機械設備,對於大楚帝國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某種程度上來說大楚帝國之所以能夠搞出來這麼多的先進槍炮,就連盔甲這些傳統武器的產量也不是普通手工作坊所能相提並論的。
而這些,都是依賴這些機械設備!
大量的機械設備,乃是大楚帝國國防實力的根基,正是因為有了數量龐大,並且領先於當代水平的機械設備,大楚帝國才能夠在中高端工匠數量有限的情況下,還能夠做到大規模的生產各類槍炮以及冷兵器盔甲等武器裝備。
因為采用機械生產的話,很多工序並不需要熟練工匠們手動操作,而是可以用熟練工人操作機械進行生產。
這一點,在重複性同時又對技術有一定要求的工序體現的非常明顯。
比如如今大楚帝國裡的盔甲生產,其盔甲其實和明軍、東擄的鐵甲也沒什麼區彆,都是很典型的布麵甲。
而這種布麵甲說白了就是三文治……外層的是普通的布麵或棉甲,中間的是鐵片,裡麵的是棉甲。
嗯,這個棉甲你也可以直接理解為更厚更緊密的棉布。
簡單來說就是兩層布抱著一層鐵。
這裡頭,布麵也好,棉甲也好,都沒啥技術難度。
但是中間的這一層鐵就不是那麼好搞的。
興許你會說,這不就是加了個鐵片嘛,但說起來簡單,實際上做起來並不容易,尤其是想要大規模量產的話更不容易。
這裡頭還涉及到一個普通人很容易忽略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把這些鐵片給固定住。
不管是日常運動不脫落,還要在作戰的時候挨了敵人一箭或一刀後鐵片依舊不脫落。
僅僅是這一點,就涉及到了一個讓古代工匠們很為難的工序:鑽孔!
給一枚反複鍛打後的硬度接近低碳鋼水準,厚度普遍yui兩三毫米厚,部分更是達到四五毫米厚的鐵片進行鑽孔,這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哪怕是放在後世如果你沒專業的工具,想要把一個鐵片鑽個孔出來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而鑽孔之前,你還得把鐵片進行磨邊去毛刺,然後還有最重要的鐵片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