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傻貨,竟然直接跑到城門樓上觀戰指揮,他們還用著傳統的觀念覺得這地方那麼高,楚軍的士兵打不到呢。
結果楚軍直接調動了兩個哨,一共八門的野戰炮對著這個城門樓進行了猛烈炮擊。
當場就導致了多名明廷官員死傷。
這一場宿遷攻城戰鬥,整體難度遠遠無法和楚軍之前在南方所進行的一係列攻城戰鬥相提並論。
楚軍在南方各地進行戰鬥的時候,最近一兩年的主要敵人是當地明廷督撫們編練的新標軍,湖廣新標軍、兩廣新標軍、江北新標軍,還有安廬新標軍,江南新標軍,江西新標軍,浙江新標軍等。
其中除了江北新標軍外,其餘的新標軍基本都已經成為曆史了。
而這些新標軍也有強有弱,實力差的其實也沒比營哨衛所兵強多少,但是實力強的也是能夠和楚軍的主力部隊打的有來有回。
而不管戰鬥力強弱,他們普遍和楚軍打過,知道楚軍的一些底細,擁有一些應對經驗。
比如他們普遍都知道楚軍的槍炮犀利,更加知道楚軍的火炮,尤其是長管大口徑野戰炮以及臼炮是攻城利器。
而遭到楚軍的槍炮打擊多了,他們自然也就想辦法琢磨著防禦楚軍的火炮了,最後搞出來了各種防炮工事。
最終史可法搞出來了九江城防體係這種和傳統戰爭格格不入防禦體係出來,後續宋祖舜又更進一步,提出守中有攻和州防禦體係。
每當遇上擁有完善城防工事,還有新標軍駐防城池時,楚軍打起來一般都快不到那裡去。
因為貿然進攻的話,很容易就被敵軍隱蔽的火力反擊而死傷慘重。
所以大多時候,楚軍都是用水磨工夫,通過大量的火炮密集炮擊,逐步清理明軍的各種防禦工事,等把這些外圍防禦工事打的差不多,並通過密集火炮壓製了敵軍城頭火力後,才會發動步兵的進攻。
之前的九江戰役、安慶戰役、和州戰役、湖州戰役、贛南戰役、桂林戰役、梧州戰役、南雄戰役等等一係列戰役,基本上都是這個模式。
楚軍都是依靠著絕對的火力優勢進行長時間的炮擊,逐步粉碎明軍的抵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