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願意放棄兵權,那麼羅誌學也不會虧待他。
先給一個陸軍少將的軍銜,授予軍事顧問一職。哪怕他已經說了要解甲歸田了,但是也總不能真的一官半職都不給。
爵位授予子爵,至於更高的爵位那就是伯爵了,而張文誌哪怕主動投誠,放棄兵權也夠不到獲封伯爵的門檻。
人家鄭芝龍帶著幾百艘戰艦來投,也隻是獲封了伯爵爵位而已。
哪怕是楚軍內部,也不是每個高級將領都能獲封伯爵的,更多的還是子爵、男爵這些爵位。
羅誌學對低等爵位,也就是男爵和子爵還是很大方的,獲封條件也不算苛刻。
但是伯爵以上就很苛刻了,伯爵也好,侯爵也好,都需要雄厚的軍功作為支撐,要麼就是那幾個一早從龍,憑資曆混起來的文官。
至於公爵,哪怕統一華夏之後冊封出去的也會是屈指可數,除了少數幾個軍方大佬外,其他人基本彆指望。
給張文誌除了軍銜以及爵位外,羅誌學還會給賜宅,再給一批現金。
除了這些外,羅誌學還給他一部分皇室資產控製下某個紡織廠部分股份,價值約五萬兩,而且發展前景不錯。
上述,是對張文誌個人的待遇安排,此外他麾下的一批軍官們,依舊按照自願原則,想要繼續從軍的繼續從軍,不願意的安排閒職,或者安排到地方任職文官,什麼都不想乾,那就直接給錢回家。
總之儘可能的讓他們自由選擇,不會過於為難。
至於普通士兵,則是補發薪餉,就地整編為第三騎兵旅。
張文誌得到了軍情司方麵的回報後,又等到了羅誌學派來的一個翰林院三等秘書過來宣旨。
他所關注的並不是其他東西,而是旁敲側擊的詢問羅誌學對他的態度如何。
三等秘書當即就來了一句:“陛下有雲:此人懂進退,知輕重,甚好!”
張文誌聽罷後鬆了口氣,什麼軍銜,爵位乃至金銀之類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還是大楚皇帝羅誌學的態度。
既然皇帝羅誌學對他態度不錯,那麼張文誌就知道,隻要自己以後不瞎折騰,這輩子,連帶子孫後代的榮華富貴是穩了。
這還有什麼好猶豫的,直接跪拜接旨!
由此,江北地區裡的三支邊軍騎兵裡,規模最大,實力最強悍的張文誌所部,正式投楚,並被改編為大楚帝國陸軍第三騎兵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