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如今他麾下的各支部隊的補給狀況不是很好,難以發動長時間,大規模的突擊作戰。
”早知道從山東過來的時候,就不該答應把那一批彈藥和騾馬補充給第三軍的!”李東紹看著己方各部隊的各種物資儲備情況,不由得後悔了起來。
可惜的是,他後悔也沒用。
當時從第一軍抽調部分物資緊急補充給第三軍,這是淮安那邊親自下的命令。
嗯,雖然掛著軍務院參謀部的名頭,但是這必然也是經過了陛下首肯的,當時的李東紹沒辦法拒絕。
當時第三軍各部,經過大半年的持續作戰後,輾轉千裡一路打到了山海關,彈藥糧草的耗費很大不說,就連騾馬的耗費也非常大,一時半會的還沒補充過來。
值得一提的是,行軍作戰期間,耗費的不僅僅是彈藥糧草以及各種武器,騾馬也是屬於消耗品。
尤其是後勤部隊裡的騾馬更是損耗比較大。
一支炮兵部隊如果持續機動,而且這個持續時間達到好幾個月的話,那麼騾馬就有可能耗費一大半以上。
騾馬的耐力,可遠不如人,看著拉車跑的挺快的,但如果真的想要持續跟上步兵的行軍速度,那麼是需要付出騾馬大批累斃的慘重代價的。
楚軍北伐的時候,其實已經算是比較小心了,向北推進的速度也不算太快,但饒是如此,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大批騾馬因為持續行軍而倒下。
如今楚軍正在整個北方控製區裡,搜刮幾乎所有能夠搜刮到的騾馬,就為了滿足軍隊的騾馬需求。
之前第三軍在山海關作戰的時候,因為情況比較緊急,急缺各種彈藥、火炮甚至騾馬……
後勤部那邊的日常供應不夠,所以直接從當時還駐防在山東一線,正在朝著北直隸真定府一線轉移的第一軍抽調了一部分。
這一抽調,搞的第一軍抵達了真定府後,想要對山西一線發動大規模進攻也就不夠武器彈藥甚至騾馬了。
但是偏偏山西作戰的各部,其補給優先度隻能算在第二隊列,搞的補給遲遲也沒能上來。
對此,李東紹上將也很無奈!
過去幾個月裡,楚軍後勤供應體係,是儘全力滿足北伐作戰需求。
但是等進入了九月份後,隨著攻破幽州城,這北伐圓滿結束後,後勤供應體係就重新調整,變成了優先供應薊遼、宣大這些邊鎮一線,以備戰東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