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茂能夠成為中將,並不是因為他擔任的師長職務,而是擔任的陝西守備司令一職,他手底下除了第十七師外,還轄有一個乙等師,一個臼炮團等直屬兵力呢。
作為陸軍中將的他,對軍方內部的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他知道去年年底的時候新式榴彈就研發成功了,一同研發成功的還有一種大威力的榴彈炮,也就是十八斤輕型榴彈炮。
取得新式榴彈的研發成功後,天子羅誌學親自下旨,研發並生產能夠用於各口徑野戰炮的新式榴彈,並組織生產十八斤輕型榴彈炮乃至更大口徑的榴彈炮。
為了縮短研發時間,也是為了能夠讓眾多兵工廠的生產線直接快速組織生產。
研發人員直接根據研發成功的十八斤新式榴彈,新式輕型榴彈炮來了個簡單縮小或放大的操作。
不用幾天就弄出來了一百三十毫米,一百一十五毫米,九十毫米這三種不同口徑的新式榴彈。
分彆用於十四斤加農炮、九斤野戰炮/加農炮、五斤野戰炮/加農炮。
同時還研發了一百七十毫米、兩百毫米毫米的新式榴彈,和原來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彈一起,分彆用於原有各臼炮,也就是十八斤臼炮、二十四斤臼炮、四十八斤臼炮所用。
這些不同口徑的新式榴彈,因為有了一百五十毫米口徑的新式榴彈在,所以設計研發很簡單的。
直接簡單的放大或者縮小就行了。
至於生產也簡單,彈殼這些直接把原來的榴彈生產線稍微改動一二就能生產,各彈藥車要做的就是建立新的引信生產線而已。
而木製引信的工藝難度也不大,甚至都不會比火繩的生產工藝困難。
所以才能短時間內完成一批新式不同口徑榴彈的生產。
不過因為研發時間緊張,生產也緊張,這些新式炮彈在很多方麵還是沿用了舊式開花彈的工藝,在質量乃至安全上還是有所欠缺的。
比如最基本的彈殼生產上,其實新式榴彈的彈殼設計所使用的材料要更好一些,同時也加入了更好的加工工藝,使得新式榴彈的彈殼能夠做的更薄,同時還能承受更大的膛壓而不碎裂,並且爆炸後破片更多,更加均勻。
然而這些都無法在原來的榴彈生產線上實現,因此楚軍目前生產的新式榴彈,在性能上是達不到最初的要求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