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按照預定計劃,第二十師裡的四個步兵團,直接撤銷了一個步兵團的番號,所屬兵員裡,火槍手被調往其他三個團。
而針對改革後,因為新式甲等師裡沒有了長矛手這個兵種,出現大批等待安置的長矛手,羅誌學也是親自做出了妥善安排。
遵循自願加考核原則,願意繼續從軍並且考核通過的,繼續留在原部隊作為火槍手或者輜重兵,炮兵甚至騎兵等兵種。
願意繼續從軍,但是沒能通過換兵種考核的,則是就地轉為各乙等師繼續從軍,畢竟如今的乙等師還是裝備火繩槍為主,需要搭配大量的長矛手,後續過幾年輪到這些乙等師也整編換裝的時候,這些士兵的服役年限也有好幾年了,也可以按照常規的提議陸續退役安置了。
對於一些服役年限比較久的,如果不願意繼續從軍了,那麼就會安排退役轉移,基本都是安排到各地方裡當基層文職科員或巡警或稅警。
同時也可以安排進入工業部所屬的工廠裡進行技術培訓,然後當個技術工人、低級管理人員什麼的。
因為楚軍內部是有掃盲班存在的,雖然這些退役士兵認識的字也不多,但是常用字基本都會認得,基本的算術也會。
而這些認得基本常用字,會用算術,其中少數還具備了讀寫能力的士兵,在楚軍內部可能就是一個大頭兵,但是放在外頭,那可是少有的識字人群了。
畢竟目前大楚帝國治下,文盲率非常的高的。
通常來說,認得兩三百個字的人估計也就百分之十幾。
在認得幾百個字的基礎上,還會簡單算術能記賬的人,撐死了百分之十。
然而能夠看懂通俗小說,
比如說三國,還能寫一封家書的人,嗯,也就是具備基本讀寫能力的人,能有百分之三都夠嗆……
至於傳統意義上的讀書人,也就是能看得懂四書五經,還能來一篇正式文章的人,百分之一都不到。
文盲率太高,讀書人太少,也是之前大楚帝國招攬官員的時候,但凡具備讀寫能力的人來應募基本都不會拒絕的原因……
同時也是大楚帝國在軍方開展掃盲班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