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上去很滑稽……但這就是現實!
大楚帝國陸軍也想要獲得更加高大的良好戰馬,然後搞一票身披重甲的重騎兵,能不能打另說,但至少看起來很威武不是……
但是沒適合的戰馬啊!
不說阿拉伯馬這些優良馬種,就算是蒙古馬都缺……
儘管大楚帝國已經試圖通過西北地區,嘗試獲得大量來自西域乃至更西方地區的馬匹,但是短時間也彆指望能獲得多少了,現階段還是以蒙古馬為主。
如此也就意味著,大楚帝國陸軍,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其實都隻能使用輕騎兵。
而對於輕騎兵所用的盔甲,陸軍方麵很重視,陸軍高層裡的幾個騎兵將領們,希望通過這種新式板甲,能夠在保證己方騎兵輕負重的情況下,儘可能的提升對弓箭以及刀劍長矛等冷兵器的防護能力。
不過采用更優良的輕型盔甲,也隻是折衷的辦法,最重要的還是獲得大量的優良馬匹。
對於這個問題,羅誌學專門在承順五年十月份的時候,召集了騎兵總監以及農林部進行了一場很少見的文武禦前會議。
會議專門研討如何解決優質戰馬的問題,
經過一番會議後,敲定了多項的馬政決議。
其中包括增加對大馬營軍馬場的資金撥款,爭取在西北地區打造出來一個大型的綜合戰馬培育基地。
除了大馬營軍馬場外,依托甘肅、陝西兩地原有比較豐富的馬政資源,擴張或恢複,重建多個軍馬場,擬定以陝甘為重要軍馬培育產地。
擴大山東益都軍馬場的規模,確保華北、華中地區的軍馬供應。
同時在各省,選擇適合養馬的地方籌建更多的軍馬場,不一定非要規模有多大,但是多少要有。
此外,羅誌學親自給馬政機構下達了任務,要求他們引進並培育西域各地的優良馬種,並嘗試利用阿拉伯馬,西域中亞等地的馬匹以及自身的蒙古馬進行雜交培育,嘗試培育出來更好,更適合國情需求的優良戰馬。
這一場的馬政會議,旨在解決陸軍缺乏軍用馬匹,尤其是缺乏優良戰馬的問題。
目前大楚帝國d的外部馬匹來源很少的,這是因為東擄幾乎全麵控製了東蒙古,並且對西蒙古地區也擁有一定的控製能力,人家東擄人肯定不會願意看見大量優質戰馬流入到大楚帝國手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