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有的說最少也要在兩百米內抗住十八斤加農炮的轟擊,也有的說在兩百米內抗住十四斤加農炮就行了,還有的認為必須要能夠在兩百米內,抵禦住二十四斤加農炮的轟擊。
而且各有各的道理……
其中主持輕防護的人說,搞更厚的甲板得不償失,成本,噸位都會迅速上漲,機動性會迅速下滑……
最後,這年頭的都是風帆戰艦,人家打不穿你甲板,還乾不掉你的桅杆,燒不掉你的風帆啊?
等桅杆一斷,風帆被燒,再牢固的戰艦也隻能成為漂浮在海麵上的一條死魚……接下來不是自沉,大概率還會被敵人所俘虜!
所以防護性能,擋一擋十四斤加農炮火炮就差不多了,其他的沒必要……
各種爭論持續了好久,海軍那邊都是連續召開了多次高層會議,又多次請示了羅誌學,最終才定下來了戰列艦的各項設計指標,有了這些設計指標,最終才敲定了金陵級戰列艦的詳細設計,並展開建造工作。
——
如今,在已經建成的鬆江號巡洋艦的隔壁的大型乾船塢裡,眾多的工匠們正在進行施工的一艘戰艦,就是金陵號戰列艦。
儘管金陵號戰列艦目前隻完成了船體大概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工作,但是依舊能夠看的出來這是一艘龐大的戰艦。
海軍部艦政司的司長,同樣也是金陵號戰列艦的設計師孫正勇少將,在給一群人介紹完了鬆江號巡洋艦後,又給眾人介紹起來了金陵號戰列艦。
“金陵號戰列艦的設計,我們參考了多艘洋人的蓋倫武裝商船,也是借鑒了之前鬆江級巡洋艦的經驗,最後根據我們的實際需求以及技術能力敲定了技術參數。”
“整艘戰艦的擬定標準作戰排水量達到一千五百噸,長度達到了五十八米,采用三桅杆加船首斜桅杆的軟帆裝設計,采用了雙全通火炮甲板。”
“為了確保遠洋航行作戰的需求,我們設計了比較大的生活物資以及彈藥儲備空間,同時還優化了抵抗風浪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這艘戰艦在搭載七十四門火炮的情況下,噸位顯得比較大的緣故。”
“為了能夠搭載這麼多的重炮以及眾多的彈藥物資等,我們並沒有采用洋人蓋倫船隻裡的肋骨設計,而是自行設計了一種承載能力更強的橢圓形的船隻肋骨。”